鹘岭关
一名铁鹘岭。在今陕西山阳县南鹘岭。《舆地纪胜》 卷189金州: 上津县 “绍兴十六年和好成,割上津县鹘岭关外卓驮平为界”。
在今陕西省山阳县东南大小鹘岭处。《舆地纪胜》:宋金和议成,宋金以上津鹘岭关为界。
一名铁鹘岭。在今陕西山阳县南鹘岭。《舆地纪胜》 卷189金州: 上津县 “绍兴十六年和好成,割上津县鹘岭关外卓驮平为界”。
在今陕西省山阳县东南大小鹘岭处。《舆地纪胜》:宋金和议成,宋金以上津鹘岭关为界。
在今四川重庆市北。《方舆纪要》卷69重庆府巴县:石狮垭山“在县北九十里。二山峭峙,四壁绝险,中盘小径,分渝、合之界”。
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张寨乡司坡村。《寰宇记》卷2:“隋开皇十六年于妇姑城置匡城县。”北宋改置长垣县于此。明初徙废。
1947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聊城县南部和阳谷县北部析置,治沙镇 (今山东聊城市西南沙镇)。取二县首字为名。1949年9月撤销,并入聊城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7年由聊城县南部和阳谷县北部析置
①清置,属郿县。即今陕西眉县东南青化乡。②即今陕西周至县西青化乡。明崇祯七年(1634) 十月,高迎祥率农民起义军活动于此。在四川省万源市中部。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青花,人口
亦作王家市镇。北宋置,属汝阴县。即今安徽利辛县西北王市。《金史·蒲察官奴传》:天兴二年(1233),哀宗在归德,蒙古将忒木䚟围亳州以逼之,哀宗遣蒲察官奴伪与和, 自归德“南门登舟, 由东
清置,属中部县。即今陕西黄陵县西北隆坊镇。在陕西省黄陵县东北部。面积136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隆坊街,人口940。北周天和七年(572年)唐高祖李渊之父作牧鄜州于此置马坊,武德二年(6
在今四川盐源县。有盐井。民国《宁属调查报告汇编》:“其井一在市南街中,井深四十五尺,井口作长方形。可容四对水桶同时上下,称为班井。一在市东小溪南岸白崖之下,称为白崖井,或名硝水井,井为一大坑,较平地低
明洪武二年(1369)改河东山西道宣慰司置,治所在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九年(1376)改置山西布政使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以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改置,治太原路(治今山西太原市)
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元和志》卷1长安县:子午关“在县南百里。王莽通子午道,因置此关。魏遣钟会统十万余众,分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趋汉中。晋桓温伐秦,命司马勋出子午道。今洋州东二十里曰龙亭,此入子午谷
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北小港镇。《明史·地理志》 南昌府丰城县:“北有港口巡检司,治大江口,后迁县东北小江口,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