鸯浆泉
在今山西永济市南。《水经·涑水注》:盐道山 “西则石壁千寻,东则磻溪万仞,方岭云回,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山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郭景纯云: 世所谓鸯浆也”。
在今山西永济市南。《水经·涑水注》:盐道山 “西则石壁千寻,东则磻溪万仞,方岭云回,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山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郭景纯云: 世所谓鸯浆也”。
唐证圣元年 (695) 置,属代州。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南十四里唐林岗村。唐隆元年 (710)改为唐林县。古县名。武周证圣元年(695年)析五台、崞二县地置,治今山西省原平市东南唐林冈。属代州。唐唐隆元
旧名汉祖渡。又名冶坂城。在今河南孟县西南三十五里。《魏书·太宗纪》:泰常八年(423),“造浮桥于冶坂津”。《水经·河水注》 引《魏土地记》:“冶坂城旧名汉祖渡,城险固,南临孟津。”
隋大业三年(607)改杭州置,治所在钱唐县(今浙江杭州市)。唐武德初改为杭州。天宝元年(742)复为余杭郡。辖境相当今浙江杭州、海宁、余杭、富阳四市及临安县地。乾元元年(758)复称杭州。隋大业三年(
北魏永安中置,属相州。治所在南和县(今河北南和县)。辖境相当今河北邢台、任县、南和等县市地。北齐废。北魏永安中析广平郡置,治南和县(今属河北)。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邢台、南和、任县等市县。北齐省入广平郡。
即今江西余干县南二十里大溪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余干县西南有大溪。
即 “土伯特” 的异译。指西藏及其附近地区。即“唐古特”。
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西南尚志村。1942年东北抗联三军军长赵尚志殉难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尚志村。
唐方镇名。大历十四年(779)改淮宁军置,治所在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贞元十四年(798)改名彰义军。唐方镇名。大历十四年(779年)以淮宁军节度使改置,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贞元十四年(798年)
唐羁縻都督府。永徽中以康国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七里。8世纪后期因大食势力东进而废。唐羁縻都督府。永徽年间在康国置,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城。约公元8世纪中叶后,因大食势力
即今青海共和县西沙珠玉河。《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和硕特部西后旗: “牧地跨柴集河,其水北注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