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丘
即鸡泽。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国语·晋语七》:悼公四年(前569),“会诸侯于鸡丘”。
即鸡泽。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国语·晋语七》:悼公四年(前569),“会诸侯于鸡丘”。
春秋周地。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龙门山。《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 (前516),“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汝宽守阙塞”。杜注: “洛阳西南伊阙口也。” 《水经·伊水注》: “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
在今江苏淮阴市东南。秦置亭于此。《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索隐》: “按 《楚汉春秋》 作 ‘新昌亭长’。”
亦作乐径。在今广东鹤山市东北沙坪河北岸。明、清置巡司于此。
又名雷江。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北。《元和志》卷37来宾县:“在都泥北,来宾水东,故以为名。”
即今河南获嘉县南三十二里亢村镇。清置驿丞及巡司于此。
唐大历三年 (768) 置,治所在行唐县 (今河北行唐县)。辖境相当今河北行唐、曲阳、灵寿等县地。九年 (774) 废。
在今广西灵川县北。《方舆纪要》 卷107灵川县: 舜华山 “在县西二十里。一名舜山。山多峰岫如冠笏,亦与尧山相望。中有月华岩,亦曰月华山,以岩洞如月窟也。下有池曰舜池”。
隋大业十一年(615)置,属明阳郡。治所即今贵州湄潭县。《元和志》卷30义泉县:“以带山泉为名。”武德中为牢州治。贞观十七年(643)属夷州。北宋属承州, 宣和三年(1121)废。古县名。隋大业十二年
一名女娲墓。在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镇东八里侯村。《寰宇记》 卷43赵城县: “女娲墓在县(治今赵城镇) 东南五里,高二丈。按 《城冢记》: 女娲墓有五。其一在赵简子城东五里。”
即今广东封开县北东安河。《舆地纪胜》卷94封州:东安水“在州北。源出贺州”。《方舆纪要》卷101封川县:东安江“源出苍梧县界,俗名小江,流合贺江,入于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