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密普共碟
在今四川丹巴县南甫科顶村。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鲁密普共碟土百户。
在今四川丹巴县南甫科顶村。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鲁密普共碟土百户。
又称他虎城。在今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西北一百里八郎乡上台子北,西北距大安县城二十里。辽为长春州治所。“塔虎”,蒙古语意为 “胖头”,因城周围泡沼过去盛产胖头鱼而得名。
①在今广西灌阳县西四十里。《水经·湘水注》:“观阳县东有裴岩,其下有石鼓,形如覆船,扣之清响远彻。”②又名小岭关。在今陕西商南县南七十里。《清一统志·商州》:小岭关“今名打鼓洞”。
亦名长乐山。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六十里太安场附近。《舆地纪胜》卷151永康军:长平山“在味江之上。昔杜宇与居人避水其上,城垒居地往往尚在。有大安寺,寺门盖花平老泽路也”。
①北齐武平元年(570)斛律光筑,即今山西稷山县北里许之古城。②即今广东龙门县。明初置巡司于此。弘治九年(1496)置龙门县。③即今广西钦州市南六十里龙门镇。《清一统志·廉州府》:龙门城“在钦州西南海
①北宋置,属历城县。即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元于钦《齐乘》卷2“巨合水”条:“巨里在历城东七十里。自宋为龙山镇。”清于此置巡司。②北宋置,属郁林县。在今广西贵港市北中里乡(龙山墟)。③北宋置,属奉国县
亦作郭薄罗屯。明末清初,达呼尔族屯寨。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 (精奇哩江) 以东。《清代中俄关系挡案史料选编》: 顺治十年 (1653),礼部尚书胡世安等题奏: “在郭薄罗屯西居往吴加喇姓甫喇等屯,
即今湖南衡南县(衡阳市)南车江镇。《清一统志·衡州府二》 “泉溪市”条下:“车江市,在(清泉)县南三十里。”
秦置,属内史。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东南五十里重泉村。西汉属左冯翊。三国魏属冯翊郡。西晋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南重泉村,属左冯翊。西晋后废。
即今河南扶沟县南二十四里练寺镇。清光绪《扶沟县志》 卷2 《村集》: 有 “练寺集”。民国《西华县续志》 卷1 《大事记》: 咸丰九年 (1859) 二月,捻军 “破扶沟练寺集”。
即孟津。在今河南孟县南、孟津县东北。《水经·河水注》: “ 《晋阳秋》 曰: ‘杜预造河桥于富平津’,所谓造舟为梁也。” 《魏书·孝庄纪》: 永安三年 (530) 十二月,“尒朱兆、尒朱度律自富平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