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泽障
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北三十里。《汉书·地理志》 敦煌郡效谷县颜师古注: “本渔泽障也。桑钦说孝武元封六年济南崔不意为鱼泽尉,教力田,以勤效得谷,因立为县名。”
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北三十里。《汉书·地理志》 敦煌郡效谷县颜师古注: “本渔泽障也。桑钦说孝武元封六年济南崔不意为鱼泽尉,教力田,以勤效得谷,因立为县名。”
又名蟹河。即今安徽固镇县南澥河。源出安徽濉溪县南,东流至固镇县东南入浍河。《水经·淮水注》: 解水 “上承 (谷阳) 县西南解塘,东北流径谷阳城南……又东北流注于涣 (浍河)”。
在今四川通江县北境。清道光《通江县志》卷5:嘉庆六年(1801)八月,“总督勒保生擒(白莲教)襄阳兰号元帅冉学胜于通江之卢家湾”。
即今安徽阜南县西北新村镇。清乾隆 《阜阳县志》 卷4: 新村集在 “西乡六十里”。
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西景董山上。《方舆纪要》卷116景东府“景东城”条下:“又别为小城,在卫城之西,据景东山之顶,周三十余丈,开东北门以望远,名玉笔城。”明洪武中筑,在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山上。
即今广东东源县西北锡场镇。清置汛,有外委把总驻守。
①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十里。《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禹王台,“ 《县志》: 世传神禹治水时,凿马陵山,引沭水归海,筑台于此,以镇水势”。明正德间,台渐圮,嗣后沭水泛涨而西,县城屡被冲决。清康熙间,始筑
在今湖南郴县西南三十里。本名万岁山。《舆地纪胜》卷57郴州:万岁山“在郴县。《郡国志》云,万岁山有灵寿杖。汉平帝赐孔光灵寿杖出于此山。天宝六年改为灵寿山”。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永登暗沙南4海里。为隐没水下的一群礁石组成。中国渔民向称红草线排、南奈罗角。1935年公布名称为来苏滩。1947年改名乐斯暗沙。
金置,属唐县。即今河北唐县西北六十里军城镇。明于此置马驿。在河北省唐县西部。面积97.3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稻园,人口 2000。因驻地为古军城旧址而得名。1953年设军城乡,1958
①即土门关。亦即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县北井陉山上。《资治通鉴》:唐光化二年(899),“葛从周乘破幽州之势, 自土门破河东,拔承天军”。②即芦子关。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与靖边县交界处。区片名。在陕西省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