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梁山

高梁山

①即高凉山。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104高州府茂名县: 高凉山,“ 《志》云: 山本名高梁,群峰并耸,盛夏如秋,故改梁为凉”。

②即今四川梁平县东南与万县交界之精华山 (铁凤山)。《隋书· 地理志》: 梁山县有高梁山。《寰宇记》 卷149万州南浦县: “高梁大山在县北四十里。《寻江源记》 云: 高梁山尾东跨江,西首剑阁,东西数千里。山巅长峻,其峰崔嵬。于蜀市望之,若长云垂天。一日行之,乃极其顶,俯视众山,泯若平原。《剑阁铭》 所谓岩岩梁山,积石峨峨,即述此山也。” 《舆地纪胜》 卷 179梁山军:高梁山 “距军城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69梁山县: 高梁山 “明正德中,贼方四等作乱西攻重庆府之江津县,官兵击败之,追至高梁山。……贼大败溃走”。


古山名。在今重庆市万州区西北。明正德中土著方四等起事,为官军所败,退据此山,后溃走。


猜你喜欢

  • 邮棠

    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晋、宋、鲁、卫联军大败齐师,“齐侯驾将走邮棠”,即此。古邑名。即棠。在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春秋莱国地,齐灭莱后为齐邑。《左传》襄公十八

  • 居巢侯国

    东汉改居巢县置,属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北。后复为居巢县。东汉改居巢县置,治今安徽省桐城市南。晋复改为县。

  • 上方台

    在今河北饶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4饶阳县:上方台在“县西十三里。台高四丈,周围五里”。

  • 陈墅镇

    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六十里陈墅。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图:东北有陈墅。

  • 临潢府路

    金天德二年 (1150)改北京路置,治所在临潢府 (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以北,东乌珠穆沁旗以东,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以南,以及吉林白城市一带。大安后废。金天德二年(1

  • 溢乐县

    西魏大统中改临洮县置,为同和郡治。治所即今甘肃岷县。隋大业初改名临洮县,义宁二年(618) 复名溢乐县。唐为岷州治。上元二年 (761)没入吐蕃。古县名。西魏大统中改临洮县置,治今甘肃省岷县。为岷州及

  • 有仍

    又称有仍氏。夏代方国。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仲浅。《左传·哀公元年》:“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

  • 盘沟村

    即今山东郓城县。《金史· 地理志》济州郓城县: “大定六年五月徙治盘沟村以避河决。”即今山东省郓城县。金大定六年(1166年)为避河患,迁郓城县治此。

  • 中阳山

    即上界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五十里。许慎《说文解字》:“水, 出南阳舞阴中阳山。”

  • 咸 (鹹)

    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六十里。《春秋》: 僖公十三年 (前647),“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杜注:“卫地。东郡濮阳县东南有咸城。” 《水经·瓠子河注》: 瓠子故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