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平

高平

①原名向。战国改名高平。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史记·范睢列传》: “秦昭王之四十二年,东伐韩少曲、高平,拔之。” 《水经·济水注》 引 《竹书纪年》: “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向为高平。”

②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孟县西北。《史记·赵世家》: 秦 “反高平,根柔于魏”。《集解》: “徐广曰:‘ 《纪年》 云,魏哀王四年改阳曰河雍,向曰高平。’”《正义》 引 《括地志》: “高平故城在怀州河阳县西四十里。”


古邑名。战国魏地。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北。


猜你喜欢

  • 善巨郡

    宋大理置,治所在成纪镇 (今云南永胜县北四里大树坪)。辖境约当今云南西北部及四川盐源、盐边两县地。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施州。大理置,治今云南省永胜县。辖境约当今云南省永胜、华坪、维西、贡山等

  • 同官县

    北周建德四年(575)改铜官县置,属宜君郡。治所即今陕西铜川市北城关乡。隋属京兆郡。唐属京兆府。五代梁改属同州。后唐属耀州。明属西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6年改为铜川县。

  • 榆林驿堡

    明正统末于榆林站建堡,属怀来卫。在今河北怀来县东榆林堡。元置榆林驿。明正统末筑堡,故名。即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西榆林。后废。

  • 商代方国。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镇西南。《左传·昭公二十年》: “晏子对曰: 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 杜预注: “逢伯陵,殷诸侯,姜姓。”古国名。商代方国。在今山东省青州市东北。《左

  • 和尔必拉

    即今青海共和县东北倒淌河。《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辉特部南一旗: “巴彦诺尔在青海东南,周四十余里。水西北流出,屈曲三百数十里,入和尔必拉。”

  • 别石八里

    即别失八里。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元史·宪宗纪》:二年(1252),“分迁诸王于各所:合丹于别石八里地”。

  • 茶园镇

    在今浙江淳安县 (排岭镇) 东南二十六里千岛湖茶园岛附近。(清一统志·严州府》: 茶园镇“在淳安县东五十里,下有茶园渡”。(1)在浙江省淳安县东南部,濒千岛湖。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 1000。镇人民

  • 柏家垭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清道光 《城口厅志》卷4: 柏家垭 “距厅西九十里。地势险要。嘉庆初,征剿教匪。曾设粮台于此。今称其地为粮台”。

  • 宋卡

    旧作孙姑那。即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东岸之宋卡。清谢清高《海录》:“宋卡国在暹罗南少东,由暹罗陆路十七八日,水路东南行顺风五六日可到。疆域数百里。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作宋脚,缘闽语谓脚为卡,故讹。”

  • 饶州千户所

    明置,在今江西波阳县城西南隅。《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 饶州守御千户所 “在府城西南隅。明洪武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