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槽山
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五十里。《方舆纪要》卷26庐江县“金牛山”条下:“县西五十里又有马槽山,上有寨垒,相传曹魏所筑。”
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五十里。《方舆纪要》卷26庐江县“金牛山”条下:“县西五十里又有马槽山,上有寨垒,相传曹魏所筑。”
即今江西赣州市西北水西乡。《方舆纪要》卷87赣州府赣县:水西驿“在府城西。元为水西站,洪武初改为驿,五年并置递运所于此”。清裁。
在今贵州黄平县东北。《清一统志·镇远府》:十里关“在黄平州东十里”。
①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2满城县: 荆山 “山势险阻,其西南有杨家陀寨,昔人据守处”。《清一统志·保定府二》: “山多产荆树,故名。”②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北四十五里,西接芜湖市东郊。
北宋置,属彭原县。即今甘肃西峰市南萧金镇。金属彭阳县。古镇名。即今甘肃省庆城县西南萧金镇。
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南莘口镇。民国 《沙县志》 卷2: 二十三都有 “莘口,亦名杉口”。
即今甘肃合水县东北平定川。源出今陕西志丹县界,南流入葫芦河。《资治通鉴》:唐贞元二年(786),吐蕃尚给赞入寇,“军于合水之北。邠宁节度使韩游瓌遣其将史履程夜袭其营,杀数百人。吐蕃追之,游瓌陈于平川,
在今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建。为罗马式教堂建筑,名圣依纳爵堂。坐西朝东。前有钟楼二座,高达50余米。在进深70米的大堂内有祭台十九座,可容二千五百人。为上海最大的天主堂。
西汉元始五年 (公元5年) 置,属长沙国。治所在今湖南邵东县东。东汉属零陵郡。三国吴改昭阳县。东汉时置,治今湖南省邵东县东。三国吴时国除,改为昭阳县。
又名高陂水。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南。《元和志》 卷7城父县: “高陂,县南五十六里。周回四十三里,多鱼蚌菱芡之利。”
在今江西高安县北。《寰宇记》卷106筠州高安县:云棚城“在州北。唐应智顼屯兵地”。《方舆纪要》卷84瑞州府高安县:云棚城“在府北三十里。又府北五里有断水桥城。隋大业末萧铣、林士宏攻掠江西,土人应智顼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