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马头城

马头城

①晋置,即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晋书·穆帝纪》: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冬十月,进豫州刺史谢尚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镇西将军,镇马头”。即此。

②在今安徽寿县西北二十里。北魏置戍。《梁书·武帝纪》:南朝梁普通五年(524),“壬戌,裴邃攻寿阳之安城。丙寅, 魏马头、安城并来戌降”。又《资治通鉴》南朝梁太清二年(548):“(侯)景西攻马头。”胡三省注:“景自涡阳之败,南走马头,戍主让刘神茂迎候之以入寿阳,当途之马头也。今又自寿阳西攻马头,则此马头在寿阳之西,当淮津济渡之要,缚马头以登舟,又当非当途之马头也。”

③即今安徽六安市北马头镇。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置马头汛巡司于此。

④在今湖北公安县北。《水经·江水注》:江津戍“南对马头岸,昔陆抗屯此,与羊祜相对”。《晋书·桓玄传》:杨佺期“自襄阳来赴,与兄广共击玄,玄惧其锐,乃退军马头”。皆此。

⑤在今甘肃礼县东北。《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二年(416),“西秦王炽磐使秦州刺史王松寿镇马头,以逼秦之上邽”。即此。


(1)又称马头戍。在今湖北省公安县北,与长江中的江津戍相对,为江防要地。《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元年(405年),“刘毅等诸军至马头,桓振挟(安)帝出屯江津”;同书,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淮南“遣其将李厚将水军万五千趣荆南,高季昌逆战,败之于马头”,并即此。 (2)在今安徽省怀远县南。东晋成帝时废旧当涂县置。当淮河津渡要冲,为东晋、南北朝淮南军事要地。曾为马头郡、荆山郡治;东晋时又曾为豫州治。(3)在今安徽省寿县西北。南北朝时淮水南岸戍守要地。梁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反于寿阳,西攻马头,即此。(4)又称马亨城。即今安徽省六安市北马头镇。


猜你喜欢

  • 福禄永从长官司

    宋置,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南永从乡。元属思州安抚司。明初改永从长官司。宋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东南永从,属融州。明正统六年(1441年)改永从县。

  • 黄陵冈

    又作黄陵渡。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黄陵冈,与山东曹县相近。《元史·木华黎传》: 金兴定四年 (1220),“金兵屯黄陵冈,号二十万,遣步兵二万袭济南。木华黎以轻兵五百击走之。遂会大军,薄黄陵冈。金兵阵河南

  • 星殿庙镇

    即新殿庙镇。今江苏江浦县西南三十五里星甸镇。

  • 服武县

    东魏武定七年 (549) 置,属沭阳郡。治所当在今江苏沭阳县地。南朝陈太建五年 (573) 省入怀文县。

  • 临水

    ①又名临川水。即今江西临川市西崇仁河。《寰宇记》 卷110临川县: 临川水 “源出定川,沿流十里与汝水合。本名定水,天宝六年敕改临川水”。《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临川县: 临水 “在府西十里。源出崇

  • 鱼沟镇

    亦作渔沟镇。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北渔沟镇。为往来孔道。《明史·河渠志二》: 万历二十年(1592),张贞观言: “至于广入海之途,则自鲍家口、黄家营至鱼沟、金城左右,地势颇下,似当因而利导之。” 即此。

  • 元通场

    即今四川崇州市北三十里元通镇。清光绪《崇庆州志》卷3:元通场“滨文井江,烟火数千家,诸市俱全”。

  • 宜都县

    南朝陈天嘉元年 (560) 置,为宜都郡治。治所即今湖北枝城市。隋开皇十一年 (591) 改名宜昌县。唐武德二年 (619) 复名宜都县,为江州治。后属硖州。元属硖州路。明属夷陵州。清属荆州府。民国初

  • 雒县

    西汉高帝时置,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广汉市。《元和志》 卷31 雒县: “县南有雒水因以为名。”王莽改为吾雒。东汉复名雒县,为广汉郡治。初平中徙益州治此 (后徙治成都)。西晋泰始二年 (266) 为新

  • 吴山溪

    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吴山溪“在府西南三十里。源出永福县之印溪,下流入阳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