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香积寺

香积寺

①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宋苏轼 《游博罗香积寺》 诗引: “寺去县七里,三山犬牙,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寺下溪水可作碓磨。”

②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香积村。唐永隆二年(682) 建,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 改名开利寺。院内有一座高十三级、周围二百步的砖塔。唐王维有《过香积寺》 诗。寺院现已毁,仅有清建三间佛殿和唐建仿木结构密檐式砖塔尚存。


(1)北魏始建,即今河南省汝州市东北风穴山风穴寺。隋改名千峰寺。唐扩建为白云寺。今存开元时所建七祖塔迄。(2)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潏、滈两河交汇处的香积村。是佛教净土宗的门徒为纪念第二代祖师善导在其墓塔旁建造的寺院。院内有一座高十三级、周围二百步的砖塔。唐诗人王维《过香积寺》诗有“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之句。寺院现已毁废殆尽,仅有清建三间佛殿和唐建仿木结构密檐式砖塔尚存。大殿内有善导大师像,为日本佛教徒所赠。塔已残裂为十一级,高33米。后增设塔内楼梯,重建五间硬山式大雄宝殿。其东侧有小型砖塔一座,据传即善导弟子的墓塔。


猜你喜欢

  • 鸿沟河

    在今江苏沛县东。《方舆纪要》 卷29徐州沛县: “鸿沟河在县东十五里。旧自滕县界,引昭阳湖入薛水,后废。嘉靖末,河臣朱衡开新河。隆庆二年,衡复以昭阳湖受黄河之水,而赶牛沟复会鲇鱼泉及南阳减水闸南出诸水

  • 龙巢山

    一名龙山。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北上关门岩东。《水经·沔水注》:“沔水又东径龙巢山下。山在沔水中,高十五丈,广员一里二百三十步。山形峻峭,其上秀林茂木,隆冬不凋。”

  • 神山市

    即今湖北蒲圻市东北四十四里神山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蒲圻县东北有神山市。

  • 广元州

    明洪武九年(1376)改广元府置,属四川布政使司。治所在绵谷县(今四川广元市)。二十二年(1389)降为广元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广元府置,治今四川省广元市。二十二年降为县。

  • 青墩镇

    ①北宋置,属崇德县。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方舆纪要》 卷91桐乡县:青墩镇,“古有青墩,唐置镇遏使于此,与湖州之乌镇止隔一水”。1949年后与乌镇合并,定名乌镇。②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

  • 大漫天岭

    一名漫天岭、藁本山。在今四川广元市北三十五里,与小漫天岭相连。山高路险,孟知祥于此置大小漫天二砦。《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元年(934),山南两道节度使张虔钊降蜀,孟知祥遣“宁江节度使张业将兵一万屯大

  • 韦苏图山

    又作威逊图山。汉名桦山。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喀喇沁》:桦山“在左翼(驻地在今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三台子之南)西南四十里。蒙古名韦苏图。盛京锦县大凌河发源于此”。

  • 唐就水

    即今辽宁锦州市西南小凌河。《汉书·地理志》 辽西郡狐苏县: “唐就水至徒河入海。” 陈澧《汉书水道图说》 谓: “唐就水,今蒙古土默特右翼小凌河,东南流奉天锦县入海。”

  • 赵镈县

    1941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临沂、费县、峄县、郯城四县析置,治漫子 (漫溪村,今山东苍山县西北车网镇东南八里)。为纪念1940年牺牲的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赵镈同志而命名。1950年5月撤销,并入苍山县。旧

  • 循江

    即今广东龙江、东江。《元和志》 卷34兴宁县: 循江 “西自河源县界流入,西去县五十里”。即今广东省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