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飞来寺

飞来寺

又名东岳寺。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北五里大庙乡飞来岗上。清道光《峨眉县志》卷2:“飞来冈在县北大庙后,有飞来殿。殿内有唐宋家庆楼、吕纯阳仙笔。”寺始建于唐,宋淳化四年(993)和元泰定四年(1327)两次大规模重建,明、清亦多次修葺。其中大殿建筑保持宋元风格,香殿为明洪武二十年(1391)重建,九蟒殿为崇祯五年(1632)重建。


又称峡山古寺。在广东省清远市东,北江飞来峡后。为南朝梁武帝时僧人贞俊、瑞霭创建。初名正德寺,唐称禅居寺、广陵寺、广庆寺。南宋理宗赐额“广庆禅寺”、“峡山飞来广庆禅寺”等。雄踞峡山北岸,依山临水,山门正对峡江。跨进山门,大雄宝殿前有广东仅存的数棵玉堂春,春天满树白花,香气四溢。殿旁有晚清的祖堂、方丈楼、帝子殿、禅堂、僧舍等。关于寺庙的创立有两种传说:一说是轩辕黄帝二庶子太禺和仲阳化为神人,将安徽舒城上元延祚寺在一个风雨之夜飞来此处;另一说是和尚李飞创建,偈曰:“我名飞,来到此地便落成寺宇,是名飞来。”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袁氏传》,即以此寺为背景。寺后尚有飞泉亭等胜迹。


猜你喜欢

  • 喀七乌兰木伦河

    即今长江南源木鲁乌苏河支流尕尔曲河。在青海西南部。《清一统志 · 西藏》: 喀七乌兰木伦河 “源出巴萨通拉木山西北四百余里什达尔乌兰达布逊山,东南流五百余里,入木鲁乌苏”。

  • 纳远川

    即伊克托苏图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西都斯图河。为黄河支流。

  • 五尺道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与西南各族间的联系而开筑的一条从蜀地通往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史记·西南夷列传》 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五尺道在郎州。颜师古云,其处险

  • 平皋县

    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为侯国,后改县,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温县东北二十里北平皋村。《汉书·地理志》 注引应劭曰:“以其在河之皋,处势平夷,故曰平皋。”东魏属武德郡。北齐废。古县名。本春秋晋邢丘

  • 黄老门镇

    又名王道门市。即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黄老门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3: 德化县西南有黄老门。

  • 石波堰

    在今四川芦山县东。《方舆纪要》卷72芦山县:石波堰在“县东三里。源出始阳山,用木槽接水溉田”。

  • 钦化军

    唐方镇。中和三年 (883) 升湖南观察使置,治所在潭州 (今湖南长沙市)。领潭、衡、永、邵、道、郴、连七州。相当今湖南南部及广东西北部。光启元年 (885) 改名武安军。唐方镇名。中和三年(883年

  • 奉新驿

    在今天津市静海县南。《清一统志·天津府二》: 奉新水驿 “在静海县南城外,明永乐十三年(1415) 置”。

  • 兴州右屯卫

    ①明洪武中改兴州置,属北平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承德市滦河镇西南。永乐元年(1403)移治迁安县(今河北迁安县)。后废。②在今河北迁安县城内。《方舆纪要》卷17永平府:兴州右屯卫“在迁安县城内。本置于口

  • 石头渚

    又名石头津步、投书渚。在今江西南昌市西郊红石岗上。《寰宇记》卷106洪州南昌县:石头渚“晋太守殷羡,建元中为豫章太守,去郡,人多附书一百余封,行至江西石头渚岸, 以书掷水中,咒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