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顺宁府

顺宁府

①元泰定四年 (1327) 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云南凤庆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昌宁、凤庆、云县地。明洪武十五年 (1382) 降为州,十七年(1384) 仍升为府,属云南布政司。清属云南省,置顺宁县为府治。1913年废。

②元后至元三年 (1337) 改宣德府置,属上都路。治所在宣德县 (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区)。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万全、阳源、蔚县、涞源及山西广灵、灵丘等县地。明洪武四年 (1371)废。


(1)元泰定四年(1327年)置,治今云南省凤庆县。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凤庆、昌宁、云县等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降为州。十七年复升为府。1913年废。(2)元至元三年(1337年),以地震改宣德府置,治宣德县(即今河北宣化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涞源、蔚县、阳原、宣化、怀安及山西省灵丘等地。明洪武四年(1371年)省。


猜你喜欢

  • 刘河

    亦作浏河。即娄江。在今江苏昆山、太仓市境内。

  • 扬武谷

    又名羊武谷。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三十五里。《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三年(936),“契丹主将五万骑,号三十万, 自扬武谷而南,旌旗不绝五十余里”。又称羊武谷、阳武谷。在今山西省原平市西北。为雁门西偏的重

  • 双井镇

    即今河北魏县东南三十里双井镇。《方舆纪要》卷16魏县:“又有双井镇,即双井渡,漳卫合流之冲。”(1)在河北省魏县中南部。面积47.6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双井,人口5460。以两口古井得

  • 深州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安平县 (今河北安平县)。《元和志》 卷17深州: “以州西故深城为名。” 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仍治安平县,同年移治饶阳县 (今饶阳县)。贞观十

  • 历城郡

    北周置,属灵州。治所在建安县(今宁夏陶乐县西南黄河东岸)。隋开皇三年(583)废。《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北,径浑怀障西……太和初,三齐平,徙历下民居此,遂有历城之名矣。”北周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

  • 禾兴县

    三国吴黄龙三年(231)改由拳县置,属吴郡。治所在今浙江嘉兴市南。赤乌五年(242)以避太子和讳,改为嘉兴县。古县名。三国吴嘉禾元年(232年)改由拳县置,治今浙江省嘉兴市南。因野稻自生,故名。属吴郡

  • 宁远中右千户所

    明宣德年间置,属宁远卫。治所在小沙河(今辽宁兴城市西南沙后所满族镇)。清为沙河所城。

  • 庭州

    ①唐贞观十四年 (640) 置,治所在金满县(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破城子)。《元和志》 卷40: 庭州 “因王庭以为名也”。长安二年 (702) 改置北庭都护府。②北宋大观元年 (1107) 置,

  • 蓝岭

    在今湖南蓝山县北四十里。岩洞甚胜。《舆地纪胜》 卷61桂阳军: 蓝岭 “在平阳,跨蓝山县界,故曰蓝岭”。

  • 灵君山

    即泠君山。在今广东乐昌市东北。《舆地纪胜》卷90韶州:灵君山“在乐昌县东北四十五里。山下有灵君之神,因名。《旧经》云:山顶有池,周围四十步,深五尺, 内有银名九牛根,与半夏同”。《清一统志·韶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