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坊
即今江西赣县南韩坊。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信康县治此。
集镇名。在江西省赣县县城南部。韩坊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700。明嘉靖年间建村,因处缺水的黄土岗上,名旱坊,谐称今名。是县粮、烟叶重点产区。有煤矿、钨矿及化工、粮油加工等厂。为赣县与信丰边贸集市。公路东北接赣安公路,西南通信丰县城。
即今江西赣县南韩坊。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信康县治此。
集镇名。在江西省赣县县城南部。韩坊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700。明嘉靖年间建村,因处缺水的黄土岗上,名旱坊,谐称今名。是县粮、烟叶重点产区。有煤矿、钨矿及化工、粮油加工等厂。为赣县与信丰边贸集市。公路东北接赣安公路,西南通信丰县城。
①战国秦置,秦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韩城市南二十里西少梁。西汉属左冯翊。三国魏属冯翊郡。北魏属华山郡。北周废。②唐乾元三年 (760) 改河西县置,属河中府。治所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四十里夏阳村。后属同州
在今湖南花垣县西南茶洞镇。《清一统志·永绥厅》: 茶洞城石堡 “在厅东北 (按: 当西南之误)。雍正八年设吉多坪营,置副将,嘉庆七年改移驻此”。《清史稿·地理志》: 永绥厅,“牛角河即酉水南源,自贵州
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北化峪河西岸。民国《湖北通志》卷36竹山县:化峪河“《光绪舆地记》:在城东六十里。驻外委”。
即踏浒市。今湖南浏阳市东北达浒乡。
在今台湾省彰化县西南。为浊水溪北支,西北流至鹿港入海。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东螺溪自斗六门与吼尾溪同流,西至东螺之眉里社分支北流,西过西螺社,又西过麻芝干社为北社溪,西入于海。”
北宋崇宁五年 (1106) 置,属武冈军。治所即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北临口镇。南宋绍兴初废。古县名。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置,治今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北临口。属武冈军。南宋绍兴中废。
亦作伯大怀遂。在今广西那坡县西南一百九十里,为中越边境要隘之一。《清一统志·镇安府》 “平孟隘” 条: “伯大怀隘,打面梁那坡、者赖、者欣三村,在城西南。本朝乾隆三十一年,设兵防守。” 光绪 《镇安府
即今湖北随州市东南二十里淅河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 随州东南有淅河店。
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魏书·地形志》 汝北郡:“孝昌三年置,治阳仁城。”即此。
①明万历六年 (1578) 分南城县南城、蓝田两乡置,属建昌府。治所即今江西资溪县。1914年因与湖南泸溪县同名,改名资溪县。②清改卢溪县为泸溪县,属辰州府。治所即今湖南泸溪县。《方舆纪要》 卷81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