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龙河

青龙河

①在今河北东北部,为滦河支流。源出辽宁凌源市西南,西南流入河北宽城、青龙二满族自治县,经卢龙、迁安二县南入滦河。《明一统志》 卷5永平府: 青龙河 “在迁安县北七十里,其源自口外来,经桃林口入漆河”。南合滦河。《清一统志· 永平府一》: 青龙河 “此水源出桃林口北二百五十里,蒙古哈拉沁界,山曰成格勒岱,水曰顾沁,即青龙上流也。府境入滦之水,惟此颇大”。

②在今山西沁源县东。《方舆纪要》 卷43沁源县“沁河” 条下: “青龙河在县东二十五里,亦曰青龙沟,西南流入沁河。”

③在今山西夏县西北。源于山西闻喜县唐王山西麓,西南流,至夏县禹王村附近称姚暹渠。《方舆纪要》 卷 41 夏县: “青龙河在县北三十里。《志》 云,以河流屈曲如盘龙而名,下流合于涑水。”

④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崇明县: 青龙河 “在今县东。亦曰青龙港。近县港口约十余处,贼舟皆可入。而青龙港直通县城,尤为切要”。


古称卢水、大沮水、漆河。因河水呈青色蜿蜒山间,故名。滦河支流。在河北省东北部。源出辽西丘陵,西南流经河北省宽城、青龙、迁安等县市,至卢龙县入滦河。长220千米,流域面积 6500 平方千米。因流经燕山东侧暴雨区,时有水患。建国后进行治理,建有东蒿村、大石岭等水电站。


猜你喜欢

  • 品甸千户所

    蒙古宪宗七年 (1257) 改品淡赕置,属大理下万户所。治所即今云南祥云县。元至元十一年 (1274) 改为云南州。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改品赕置,治今云南省祥云县。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云南

  • 苇子峪

    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苇子峪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兴京:“苇子峪在治城西南一百五十里。”民国《兴京县志》卷1:苇子峪镇在“县西南百四十里。街市广约三里,居民百余户,商铺二十有奇。南通本

  • 中旺

    即今天津市东南中旺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青县图:东有中旺。

  • 余吾县

    西汉置,属上党郡。治所即今山西屯留县西北余吾镇。东汉建武七年(31)徙封栎阳侯景丹子尚为余吾侯于此。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屯留县城西北余吾镇。属上党郡。东汉建武时改置余吾侯国。

  • 龙潭山

    ①亦名尼什哈山。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北郊。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8:尼什哈山“一名龙潭山。曰尼什哈山者,国语谓小鱼也,山之东北有河出小鱼,山因以名”。海拔388.3米。上有高句丽古城遗址、龙潭、龙凤寺、

  • 洪梅司

    亦作红梅。在今广东南雄县东北梅岭镇。明洪武十六年 (1383) 置于梅关下,后迁于此。

  • 合川城

    亦称合川守捉城。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南百八十里有合川守捉城。”

  • 闸港镇

    又名闸港口。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三十里闸港。清光绪 《南汇县志》 卷1: 闸港镇 “俗呼邹家嘴,候潮船多泊此”。

  • 鸡鸣城

    ①一名鸡子城。故址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35兴化军《古迹》:鸡子城“在莆田县(按当为仙游县)东北十里。《旧经》云,未详其义”。《明一统志》卷77兴化府《古迹》:鸡子城“在仙游县东咸平里鸡

  • 西垒壁

    在今山西高平市北。《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正义》:“赵西垒在泽州高平县北六里是也,即廉颇坚壁以待秦,王龁夺赵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