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沟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东路。又名上甘涧,为东、西甘涧之上源。青沟前有盘谷寺,旧名青沟禅院。清 《日下旧闻考》 卷 116引《四正山居志》: “青沟居盘山之中,群峰围绕,水汇于一,逆流而西,自天成寺水口出山。” 青沟有石舫、清凉石、文殊洞、云笺石、漱玉泉、秩秩泉等胜景。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东路。又名上甘涧,为东、西甘涧之上源。青沟前有盘谷寺,旧名青沟禅院。清 《日下旧闻考》 卷 116引《四正山居志》: “青沟居盘山之中,群峰围绕,水汇于一,逆流而西,自天成寺水口出山。” 青沟有石舫、清凉石、文殊洞、云笺石、漱玉泉、秩秩泉等胜景。
①唐、五代方镇。唐乾符五年(878)置,治所在云州(今山西大同市)。中和二年(882)移治代州(今山西代县),改名雁门节度使。五代唐于云州复置大同节度使。后地入契丹。②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北八十里。明于此
集镇名。在河南省安阳市区东南部。瓦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4000。传古代此地经营砖瓦业者甚多,故名。产小麦、玉米、棉花。有机械、面粉、食品等厂。公路北接安大公路。
①唐乾元二年(759)改和集镇置,属黎州。为黎州十一军城之一。在今四川甘洛县西北。唐樊绰《云南志》卷1:“贞元十年十月,西川节度兵马与云南军并力破保塞、大定。”即此。②在今甘肃兰州市北。《方舆纪要》卷
又作由忒河、优克特河。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支流马奇托瓦亚河。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4:黑龙江与格林河会流后,“又东北经科儿古噶山东, 由忒噶山西南,有由忒河自东南合二水来注之”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东南,秦淮河上。唐许嵩 《建康实录》 卷6: 东晋太宁二年 (324) 王敦死,“王含、钱凤乃率余党,自栅塘西置五城造营”。宋《景定建康志》卷19: “栅塘在秦淮河上,通古运渎。”
即伊河。伊河河谷平原亦称伊川。在今河南栾川、嵩县、伊川等县境。《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 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秋,秦、晋迁陆浑
①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南十里。《舆地纪胜》卷74归州:灵泉寺“在州西三里。面西临水,状如瀑布。张无尽于院著《华严合论》”。《清一统志·宜昌府》:灵泉寺“《州志》,寺前一井,深丈余,居山腰,其井水消
①北周改安南县置,属南襄城郡。治所在今河南叶县南。隋大业初废。②明隆庆元年 (1567) 分龙南、安远、信丰三县地置,属赣州府。治所在莲塘镇 (今江西定南县西南老城镇)。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金置,属长清县。即今山东长清县西南归德镇。(1)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部、黄河东岸。面积148.8平方千米。人口8万。镇人民政府驻归德,人口 4000。唐初高氏建村,以村中地形似乌龟背,名龟背庄;后拟
①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十里,淮河南岸洛河镇。古为洛河入淮之口。《水经·淮水注》: “洛涧北历秦墟,下注淮,谓之洛口。” 《梁书·武帝纪》: 天监四年 (505) 二月,“遣卫尉卿杨公则率宿卫兵塞洛口”。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