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石镇
在今湖南双牌县南。宋本 《寰宇记》 卷116永州零陵县: “雷石戍本是雷石镇,唐神龙年中改为戍。在州南一百二十里……御史赵履温置此镇,以押泷口,兼断水陆奸虞。四阜峻岭,东临潇水,有奇石激浪,腾波汹涌,声如雷振,闻于数里,因名雷石。”
在今湖南双牌县南。宋本 《寰宇记》 卷116永州零陵县: “雷石戍本是雷石镇,唐神龙年中改为戍。在州南一百二十里……御史赵履温置此镇,以押泷口,兼断水陆奸虞。四阜峻岭,东临潇水,有奇石激浪,腾波汹涌,声如雷振,闻于数里,因名雷石。”
在今山东鱼台县 (谷亭镇) 北。《方舆纪要》 卷32鱼台县: 塌场口 “旧为运道所经。永乐九年,刑部侍郎金纯浚元人运河故道,引汴水自开封入鱼台塌场口,会汶水经徐、吕二洪入淮。汶水即泗水也。嘉靖九年,黄
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百里。《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上犹县: 浮龙镇在 “县西百里。有巡司。《志》 云,元至元中置于县西一里浮龙镇,后移于太傅村,即今所也”。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江口镇。《方舆纪要》卷71彭山县: 武阳驿 “在县治东。水驿也。隆庆二年自眉州改今属,或曰驿旧置于龙爪滩旁,亦名龙爪驿”。
① 《尚书· 禹贡》: “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历来经学家解释不同: 一说以为梁、雍二州的黑水和导川的黑水是一条水,发源雍州,南流过梁州,入南海,见
亦作潘汗。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即今朝鲜平安北道博川城南十里博陵城。《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 “番音盘”。师古曰 “汗音寒”。三国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平安北道博川城南,属辽东郡。三国废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清一统志·温州府》:左源山“在乐清县东北三十五里。群峰环绕,中有田二千余亩,民居悉藏谷中。山有四景, 曰梅溪、莼湖、左岭、小雁荡”。
在今山东临邑县北十五里,接陵县界。古大河所经。唐于此设关。《元和志》 卷10临邑县:“鹿角关,在县西北七十里。隋大业三年废。” 元于钦《齐乘》 卷1平原岭: “德州东南七十里有望远台、寿公庵。岭上鹿角
亦名柳家屯、柳屯。即今河南濮阳县东四十五里柳屯镇。《清史稿·地理志》 大名府开州:有 “柳下屯镇”。
在今江苏海门市东南圩角港闸。《清一统志·海门厅》:江“在厅境南入海,江面阔百余里。有圩角港,与苏州府昭文县之福山港直对,为赴苏要道”。
在今河南商城县东北。《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 “太湖” 条下: “粳陂湖在县东北四十里。长五里,皆灌溉所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