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洛城
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 《水经·㶟水注》:“㶟水又东径雍洛城南。 《魏土地记》 曰: 下洛城西南二十里有雍洛城。” 即此。
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 《水经·㶟水注》:“㶟水又东径雍洛城南。 《魏土地记》 曰: 下洛城西南二十里有雍洛城。” 即此。
亦作雅砻江。 即今四川西部金沙江 (长江) 支流雅砻江。
北宋皇祐元年 (1049) 建。在今河南伊川县西三里白虎山下。寺旁有二程 (程颢、程颐)墓。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小山子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五常县:“县属小山子,距县市八十里。其北面有著名森林。”
唐方镇名。文德元年(888)置,治所在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天祐元年(904)徙治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五代梁改名永平军。
在今河南潢川县东北,潢河入淮河处。隔河与淮滨县接界。《清史稿·地理志》 光州直隶州:淮水 “又东北径郑家店,复合黄水”。民国初设县佐驻此。
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昌邑县南部析置,治饮马村 (今山东昌邑市南饮马镇)。1956年撤销,并入昌邑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昌邑县南部析置。以位县南得名。治北孟,1949年迁饮马村(今
南齐置,属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境。隋废。
即今湖北南漳县西南巡检镇。《方舆纪要》卷79南漳县 “七里滩镇” 条下: “县西南百五十里有金廂坪巡司。”
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南。清属宁古塔副都统。清曹廷杰 《西伯利东偏纪要》: “赵老背地方在红土岩南四十三里,双城子北六十里。” 清咸丰年间被俄割占。
一名樊山。即今湖北鄂州市之西山。《三国志·吴书·王蕃传》:甘露二年(266),孙皓斩王蕃。裴注引《江表传》载:“(孙)皓用巫史之言,谓建康宫不利,乃西巡武昌,仍有迁都之意,恐群臣不从,乃大请会,赐将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