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雍丘县

雍丘县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即今河南杞县。《史记·项羽本纪》: 秦二世二年 (前208),刘邦、项羽 “西略地至雍丘,大破秦军”。即此。汉属陈留郡。北魏为阳夏郡治。隋属梁郡。唐属汴州。五代晋天福二年 (937) 改为杞县,属开封府。后汉仍为雍丘县。金正隆后复改杞县。

②东晋侨置,属历阳郡。治所在今安徽和县南七十六里雍家镇。南朝梁废。

③东晋义熙十二年 (416) 侨置,属陈留侨郡。治所在今安徽寿县西南。隋开皇三年 (583)废。


古县名。(1)本春秋宋邑,战国属魏。秦置县,治今河南省杞县。属砀郡。五代晋改名杞县,汉复旧名。金正隆后又改为杞县。秦末刘邦、项羽曾于此大败秦军(《史记·项羽本纪》)。北魏阳夏郡、隋杞州治所。(2)东晋侨置,治今安徽省和县南雍镇附近。属秦郡。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改属历阳郡。齐以后废。(3)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侨置,治今安徽省寿县西南。属陈留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猜你喜欢

  • 英额埠镇

    即今吉林通化县西北英额布镇。《清史稿·地理志》: 通化县旧设马拨 “西哈马河、快当帽子、英额布、欢喜岭、半截拉子,入兴京”。

  • 桂岭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兴安县置,属连州。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北桂岭镇。《元和志》 卷37桂岭县: “因界内桂岭为名。” 大业三年 (607) 属熙平郡。唐属贺州。元末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

  • 宣和馆

    辽置,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查干少冷村附近。

  • 灯明寺村

    即今河北东光县东三十八里灯明寺镇。清置经制外委驻此。

  • 东南阳郡

    北魏置,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境。西魏改为南郭郡。

  • 邽县

    春秋秦武公十年 (前688) 灭邽戎置,战国属陇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秦改名上邽县。

  • 义渠

    春秋战国时西戎国。在今甘肃西峰市境。《史记·秦本记》:厉共公三十三年(前444),“伐义渠,虏其王”。古国名。春秋西戎建,在今甘肃省庆阳市西南。战国秦置县。

  • 博袍山

    在今广东雷州市西。《舆地纪胜》 卷118雷州: 博袍山 “在海康县西八十里”。《方舆纪要》 卷104雷州府海康县: 博袍山 “高五十丈,岩穴甚盛”。《清一统志 ·雷州府》: 博袍山,“ 《旧志》: 在

  • 邛州

    南朝梁置,治所在蒲口顿(西魏改置依政县,在今四川邛崃市东南五十五里)。《元和志》卷31邛州:“南接邛来山, 因以为名。”隋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 治依政县。显庆二年(657)

  • 曲里场

    在今山东即墨市。《金史·地理志》:即墨有曲里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