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越县
唐置,属泸州。治所即今四川隆昌县。贞观二年 (628) 改属荣州。八年 (634) 废入威远县。
唐置,属泸州。治所即今四川隆昌县。贞观二年 (628) 改属荣州。八年 (634) 废入威远县。
自长图铁路的朝阳川 (今吉林龙井市北朝阳川镇),至图们江边开山屯 (今龙井市东开山屯镇)。全长59.5公里。日伪于1933—1934年修建。
即今湖南南县驻地南洲镇。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南洲直隶厅迁治于此。1913年为南县治。1982年称南洲镇。
南朝宋置,属新宁郡。当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南朝梁以后废。
①即今河北宁晋县西南三十五里东陈乡。明正德《赵州志》卷3:宁晋县有东陈社。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宁晋县图:西南有东陈村。②在今安徽阜阳市东四十里。《清一统志·颍州府》:东陈村“在阜阳县东四十里。宋嘉
唐置,属羁縻充州。治所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北。后废。古县名。唐置,治今贵州省镇远县东北。属充州。后废。
明初改元吾纳忽站置,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乌拉浑河东祥顺乡。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兀剌忽站”。
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十五里姚桥乡西南汉碑村。《舆地纪胜》 卷147雅州: 高孝廉墓碑 “在严道县东二十里。按其碑年月,乃汉建安十四年,高君兄弟皆孝廉,有二大阙: 其一曰: 故益州太守武阴令上计吏举孝廉诸部
在今浙江嘉兴市城区东角里街。《舆地纪胜》 卷3: 顾野王读书堆,“唐询诗云: 平林标大道,曾是野王居,往事将谁语,凄凉六代余”。《清一统志 ·嘉兴府一》: 读书堆 “在府城东七里。俗名顾节墩,相传陈顾
辽置,属大同府。治所即今山西天镇县。元属兴和路。明洪武四年(1371)属大同府,寻废。古县名。辽析云中县置,治今山西省天镇县。属大同府。元属兴和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属大同府,寻废。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中左翼末旗。旗府驻地即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