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山
即斗山。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年 (869),辛谠运粮钱船 “还至斗山”。胡注: “斗山,在盱眙县,亦曰陡山,临淮流。斗山之东,则古盱眙。” 《方舆纪要》 卷21盱眙县:陡山 “下瞰淮流,其势陡峻”。故名。
古山名。又称斗山。在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北淮河边。
即斗山。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年 (869),辛谠运粮钱船 “还至斗山”。胡注: “斗山,在盱眙县,亦曰陡山,临淮流。斗山之东,则古盱眙。” 《方舆纪要》 卷21盱眙县:陡山 “下瞰淮流,其势陡峻”。故名。
古山名。又称斗山。在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北淮河边。
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以西黄河北岸一带。《魏书·太宗纪》: 泰常六年 (421) 七月,拓拔嗣“遂至于河,八月庚子,大狝于犊渚”。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东南、黄河北岸。北魏泰常六年(419年),拓跋嗣
清初改平州六洞长官司置,属都匀府。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康熙五十五年(1716)废。清初改平州六洞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平塘县。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废。
在今广西蒙山南。为浔江支流。《元和志》卷37蒙州: “因蒙水以为名。” 又说“蒙水,旧名泾水,在 (立山) 县北二里”。《方舆纪要》 卷 108藤县: 蒙江 “在县西五十五里。即永安州激江下流也,经五
北宋乾德三年(965)置,属江陵府。治所在今湖北石首市境。寻废。
明置,属会川卫。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三十里。《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永昌关“在会川卫城西三十里”。
故址在今江苏靖江市。《清一统志·常州府二》 “马驮沙”条引《广陵志》:“三国吴赤乌中,有白马负土入江,壅积而成,遂有东、西二洲,因呼为马驮沙。一名骥沙, 又名阴沙。”明成化七年(1471)于此置靖江县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春秋》:文公二年 (前625),“夏六月,公孙敖会宋公、陈侯、郑伯、晋士縠盟于垂陇”。东汉末置荥阳典农都尉于此,故又名都尉城。又称垂敛。春秋郑地。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
宋大理置,属永昌府。在今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南四十八里勐马。元属木连路。
即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壕庆河 (或译为浩琴河)。《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喀西拉克河“在左翼后旗东五十里。源出色泊呼勒泉,东北流入奈马代泊”。
①在今山西山阴县南六十五里新广武村。清置巡司于此。②在今蒙古国东南苏赫巴托省南境。明金幼孜《北征录》:永乐八年(1410),成祖亲征阿鲁台,“至于广武镇,川中有土城基,问人云:‘国初征和林时所筑, 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