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简称陕西行都司。明洪武十二年 (1379) 置,治所在庄浪卫 (今甘肃永登县)。二十六年 (1393) 移治甘州城 (今甘肃张掖市)。辖境约当今甘肃黄河以南及青海湟水流域。清雍正二年(1724) 废。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治庄浪卫(今甘肃永登县),二十六年徙治甘州城(今甘肃张掖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黄河以西和青海省湟水流域一带。清雍正二年(1724年)废。


猜你喜欢

  • 熙穆县

    南朝宋置,属宋熙郡。治所在今广东高明市或鹤山市境。隋平陈,废入平兴县。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中置,治今广东省高要市东南。属宋熙郡。隋开皇时废。

  • 缺门山

    一作阙门山。在今河南新安县西二十二里。《水经·谷水注》: “谷水又东径缺门山,山阜之不接者里余,故得是名矣。二壁争高斗耸相乱,西瞻双阜右望如砥。” 《隋书·地理志》 河南郡新安县:“有缺门山。”

  • 大谷

    一作太谷。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张衡《东京赋》:“太谷通其前。”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置关于此。《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注引《魏氏春秋》载曹植诗:“大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晋潘岳《闲居赋》:

  • 淮原驿

    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1盱眙县: “淮原驿在县西南三十里,为往来濠、庐之通道。”

  • 笼盖山

    在今陕西南郑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183兴元府: 笼盖山 “在南郑县西南八十里,与巴山相接”。《方舆纪要》 卷56汉中府南郑县: 笼盖山“老渚河源出于此”。

  • 下塘河

    即今浙江杭州市北及余杭市西京杭大运河南段。宋《淳祐临安志》卷10:城外诸河“一由西北过德胜桥,上北城堰,过江涨桥、喻家桥、北新桥以北入安吉州界, 曰下塘河”。《清一统志·杭州府一》:上下塘河“一派由西

  • 大伍山

    一名大悟山。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南与孝昌县交界处。《寰宇记》卷132孝感县:“大伍山、小伍山并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两山叠嶂,远望如行伍,俗以为名。”

  • 三节镇

    北宋置,属金水县。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舆地纪胜》卷164怀安军:三节镇“在金堂县七十里。父老相传,以为其地接三界首之间,故名。谓东接潼州铜山县界,南接简州阳安县界,西接本军本县界”。

  • 中部联合旗

    ①1949年由阿巴哈纳尔左翼旗与阿巴嘎左翼旗、浩齐特右翼旗合并置,属锡林郭勒盟。驻贝子庙(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1952年撤销,并入西部联合旗。②1949年由乌珠穆沁左旗、乌珠穆沁右旗及浩济特左旗合并

  • 昔阳县

    ①隋开皇六年 (586) 置,属栾州。治所即今河北晋州市。十八年 (598) 改名鼓城县。②1914年改乐平县置,属山西冀宁道。治所即今山西昔阳县。1928年直属山西省。(1)古县名。隋开皇六年(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