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底渡
又名郖津渡。在今山西芮城县东三十五里陌南镇南,黄河渡口。明置巡司于此。
又名郖津渡。在今山西芮城县东三十五里陌南镇南,黄河渡口。明置巡司于此。
北宋置,属合肥县。在今安徽肥西县北五十里段冲。古镇名。宋置,在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清废为铺。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五十里悬瓮山下。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水经·晋水注》:“昔智伯之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 北齐天统五年 (569) 改
在今云南牟定县东南。《明一统志》卷86楚雄府:会基山“在定远县南四十里。高可三千仞,连亘数百里,有五十余峰,群山之脉皆起于此。上有会溪关”。
明嘉靖二年 (1523) 置,属大同后卫。即今山西大同县 (西坪镇) 北聚乐堡乡。后废。
即今浙江台州市东南一百余里海中上、下大陈岛之总称。《方舆纪要》卷92太平县:大陈山“在县东南海中。《志》云:台州之山,惟大陈膏腴,且有淡水,每为倭贼所据, 防守最切。嘉靖三十四年,官军败倭于此”。古岛
东魏武定六年 (548) 改沛郡置,治所在斛城县 (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解集)。辖境相当今宿州市。北齐移治符离县 (今安徽宿州市东北三十八里灰古镇)。隋开皇初废。东魏武定六年(548年)置,治斛城
即今河北井陉县南三十里障城镇。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0井陉县图: 东南有南障城
南齐置,治所在木兰县(今湖北黄陂县北)。梁改为梁安郡。
亦称木雅贡嘎。在今四川康定县南,与泸定县交界。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藏语为“雪白”之意。主峰为7556米,为四川省最高峰。《中华民国新地图》:康定县南有贡嘎山。在四川省西部,康定县城
在今山西吉县东南。《元史·木华黎传》:元兵 “拔晋阳义和寨,进克三清岩,入霍邑山堡……薄青龙堡”,即此。在今山西省吉县东南。《元史·木华黎传》:元兵拔晋阳义和塞,进克三清岩,入霍邑山堡,薄青龙堡,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