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邦隘
即今广西靖西县西南龙邦镇。《清史稿·地理志》归顺州:“南:陇邦、壬庄、频峒各隘有汛。”
即今广西靖西县西南龙邦镇。《清史稿·地理志》归顺州:“南:陇邦、壬庄、频峒各隘有汛。”
亦名杂渠卡。即今四川石渠县。《清史稿·地理志》 登科府石梁县:“即杂渠卡,一名色许。”
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卷94景宁县:乌铁岩“在县东二里。其第二峰尤陡峻。元末居民多避乱于此”。
①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南龙虎山。《太平御览》卷48:龙虎山,“《信州图经》曰,龙虎山在贵溪县。二山相对,溪流其间,乃张天师得道之山”。《寰宇记》卷107信州贵溪县:龙虎山“两山相峙,山峰屹然,状如龙虎,
元元统二年 (1334) 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鹤峰县境。后废。至正十二年 (1352) 复置。十五年 (1355) 改为盘顺军民安抚司。
在今甘肃康乐县东南景古乡附近。《方舆纪要》卷60临洮府:下衬关“在府南百里。又府南百十里有八角关(今甘肃临潭县北八角乡)……诸关皆宋置。今俱属临洮卫卒戍守”。
三国吴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湖广卷上: “孙吴置监利县,正以地富鱼稻之利,令官监办之,故名监利。”后废。西晋太康四年 (283) 复置,仍属南郡。南朝宋属巴陵郡。
在今山东汶上县南三十五里运河东岸,跨济宁市及汶上、嘉祥二县地。《清一统志· 兖州府一》: 蜀山湖 “以湖中有蜀山,故名”。
聚名。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史记·曹相国世家》:“西击秦将杨熊军于曲遇,破之。”《续汉书·郡国志》 河南尹中牟县有曲遇聚。古聚落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史记·曹相国世家》:“西击秦将杨熊军于曲遇,破之
一名居什肯其山。在今新疆皮山县南三百二十里。清宣统《新疆图志》卷62:克里阳山“产白土”。可用以粉墙”。
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兴海县东北境。《资治通鉴》: 唐贞观九年 (635),征吐谷浑,“侯君集、任城王道宗引兵行无人之境二千余里,盛夏降霜,经破逻真谷。其地无水,人啮冰,马噉雪”。约在今青海省玛多县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