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陵

长陵

①西汉高祖刘邦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约四十里。《汉书·高帝纪》:惠帝元年(前194)“五月丙寅,葬长陵”。现陵冢长180米,宽175米,高80米,呈长方形夯土堆,远望之若山丘陵起,十分雄伟。

②为北魏孝文帝元宏的陵墓。在今河南洛阳老城西北三十里孟津官庄村东的大冢。《魏书·高祖纪》载:太和二十三年(499),“夏四月丙午朔,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时年三十三。……还京师。上谥曰孝文皇帝,庙曰高祖。五月丙申,葬长陵”。

③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中峰之下。明十三陵之一。为明成祖朱棣之陵。在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建于永乐七年至十一年(1409—1413)。《明史·成祖纪》:永乐二十二年(1424)九月,“葬长陵”。外院有陵门、神库、神厨及碑亭。中院有享殿棱恩殿、棱恩门、棂星门。后院有宝城、明楼。宝城下即地宫。1955年地面建筑进行全面整修。


(1)在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明成祖朱棣及其皇后的陵墓,为明十三陵中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陵墓。建于永乐七年到十一年(1409—1413)。有陵门、神库、碑亭、祾恩殿、棂星门、宝城、明楼等建筑,部分已不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在陕西省咸阳市东约20千米窑店乡三义村附近。是西汉高祖刘邦的陵墓。汉惠帝元年(前194年)葬此。陵冢长153米,宽135米,高32.8米,呈长方形夯土堆。周匝并有夯筑的土城,四面阙门痕迹,尚可辨识。陵墓附近曾出土过“长陵东当”、“长陵西当”和“长陵西神”文字瓦当。陵址建筑在渭水北岸的高原边缘,远望之若山丘隆起,十分雄伟。长陵偏西为吕后冢,再西为惠帝刘盈安陵,长陵东侧为景帝刘启阳陵。还有许多贵族墓,东西两旁长达20千米内,土冢累累。故俗语有:“三原桥(龙桥),泾阳塔(崇文塔),不抵咸阳的冢圪塔。”极言墓冢之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龙图山

    亦作巄山。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8蒙化府:龙图山“初,蒙氏龙伽独者,以唐贞观间将其子细奴逻自哀牢而东迁,居其上,部众日盛。高宗时,细

  • 鄢陵

    ①春秋时莒地。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南。《左传》: 文公七年 (前620),“徐伐莒,莒人来请盟,穆伯如莒涖盟,且为仲逆 (按指迎莒女),及鄢陵。登城见之,美”。杜注: “鄢陵,莒邑。” 一说当在今山东临沭

  • 盘辽洞

    在今广东罗定市南。《资治通鉴》: 唐开元十六年 (728) 正月,“春、泷等州獠陈行范、广州獠冯璘、何遊鲁反……杨思勗讨陈行范,至泷州,破之,擒何遊鲁、冯璘。行范逃于云际、盘辽二洞,思勗追捕,竟生擒,

  • 涢州

    建置不详。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涢水流域。北周天和二年 (567) 废入唐州。

  • 故安县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东贯城。三国魏属范阳郡。西晋属范阳国。北魏移治今易县东南西贯城,后改名固安县。古县名。西汉元鼎元年(前116年)改故安侯国置,治今河北省易县东南东固安村。属涿郡。三

  • 广积监

    北宋绍圣三年(1096)置,属施州。治所在今湖北恩施市境。铸铁钱。元废。

  • 金垒山

    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南二十六里丰惠镇西南。《清一统志 · 绍兴府一》: 金垒山 “在上虞县 (治今丰惠镇) 西南二里。相传汉魏伯阳著 《参同契》 于此。旁有丹井,晋太康中浚井得金垒,故名”。

  • 胡里改路

    又作鹘里改路、呼尔哈路。金初置,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河得名。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流域、通河县以下松花江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地区。元改为胡里改万户府。又作鹘里改路。金置,治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属

  • 阿都部

    唐南诏置,属会川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布拖县(特木里)。一说在今美姑县。《元史·地理志》 里州:“蒙诏时落兰部小酋阿都之裔居此,因名阿都部。”北宋属建昌府。元改置里州。

  • 述陂城

    唐武德五年 (622) 建,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十五里。《清一统志·抚州府》: 述陂城 “《府志》:唐武德五年刺史周法猛筑述陂,置陂上山田百余亩,为永久修陂之费,今为小港、华家、徐陂相连,并列为五陂”。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