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濆河
即今四川雅安市西之紫石河。《明史·地理志》 雅州:“东南有荣水,一名长濆河。”清陈登元《蜀水考》卷1:平羌河(今青衣江)“南流四十里至雅州府城东,长濆河注之。河源出雅安县飞龙关”。
即今四川雅安市西之紫石河。《明史·地理志》 雅州:“东南有荣水,一名长濆河。”清陈登元《蜀水考》卷1:平羌河(今青衣江)“南流四十里至雅州府城东,长濆河注之。河源出雅安县飞龙关”。
在今河南新郑市城内。春秋郑大夫子产所居。《论语·宪问》:“东里子产润色之。”何晏《集解》:“子产居东里,因以为号。”邢昺《疏》:“东里,郑城中里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城内。春秋郑国大夫子产居此,世称东
在今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北麦地龙乡。清置麦地龙土百户。
即今广东开平市东北月山镇西大岗村。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开平县图:县东北有大冈。
在今河北晋州市西。《方舆纪要》 卷14晋州: 鼓城山在 “州西五里。以鼓子所居而名。下有古城坡。隋因以名县”。
北魏孝昌二年 (526) 置,治所在固道郡梁泉县 (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辖境相当今陕西凤县及甘肃徽县、两当二县地。西魏废帝三年 (554)改为凤州。北魏孝昌中置,治梁泉县(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
在今江西兴国县境。《宋史·文天祥传》:南宋景炎二年 (1277),文天祥复梅州,引兵出江西,复会昌县,败元军于雩都,围赣州,分兵复吉、赣诸县。元 “江西宣慰使李恒遣兵援赣州,而自将兵攻天祥于兴国。 天
明洪武初置,属广南府。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南岩。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建,即今四川德格县东北九十里竹庆乡更达村竹庆寺。为德格土司五大家庙及康区三大红教寺庙之一。“竹青寺”,藏语意为“大园满寺”。原寺1959年被毁, 1984年修复。
北宋置,属流江县。即今四川大竹县。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8:大竹县“昔治在凤来乡,接渠县界,今治在木门镇。《志》云:县东门城内二小冈上,有两木对生交合,形如阙门,元徙县治于此”。在四川省旺苍县东南
即大藤峡。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六十里。《明史·地理志》 武宣县:“东南有大藤峡,后名永通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