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州

长州

①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南夏州置,治所在大安郡长泽县(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城川古城)。隋大业三年(607)废。

②隋末沈法兴置,治所在今浙江长兴县南古城。唐武德二年(619)李子通据其地。武德四年(621)改为绥州。

③唐贞观七年(633)置,治所在长泽县(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乡古城)。贞观十三年(639)废。

④唐置,为羁縻州,属芳池州都督府。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境。后废。

⑤唐置,治所在文阳县(今越南河南宁省南定附近)。天宝元年(742)改为文杨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长州。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南宁省地。后废。

⑥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后属中庆路。治所即今云南嵩明县。至元十五年(1278)升嵩明府。


(1)西魏废帝三年(554年)以南夏州改名,治长泽县(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城川古城)。隋大业三年(607年)废。(2)隋大业末沈法兴置,治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辖境约今浙江省长兴县一带。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名绥州。(3)唐贞观中以党项野利氏部置,治今四川省若尔盖县一带。后废。(4)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治今云南省嵩明县,属中庆路。十五年升为嵩明府。


猜你喜欢

  • 津河镇

    清置,属绥化府。即今黑龙江省绥化市东北津河镇。《清史稿·地理志》 绥化府: 官商路 “东津河镇赴余庆”。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中东部。面积90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津河村,人口1900。以境

  • 罗城

    ①在今浙江杭州市。唐末钱镠筑。《资治通鉴》: 唐景福二年 (893),“钱镠发民夫二十万及十三部军士筑杭州罗城”。宋 《淳祐临安志》 卷5: “罗城,周七十里。” 罗城东南濒钱塘江,西南到六和塔,东北

  • 铜梁县

    唐长安四年 (704) 置,属合州。治所在奴��山列宿坝 (在今四川潼南县东南)。 《元和志》 卷33铜梁县: “取小铜梁山为名。” 开元三年 (715) 移就涪江南岸 (

  • 吕公滩

    在今安徽歙县东南十二里练江上。《新唐书·地理志》 歙县:“东南十二里有吕公滩,本车轮滩,湍悍善覆舟,刺史吕季重以俸募工凿之,遂成安流。”

  • 亦集乃海

    亦名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嘎顺淖尔和苏泊淖尔一带。《元史·地理志》:“亦集乃路在甘州北一千五百里,城东北有大泽,西北俱接沙碛。”

  • 江陵县

    秦置,为南郡治。治所即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旧江陵县。明曹学佺《名胜志》:“近地无高山,所有皆陵阜之属,故名江陵。”光绪《荆州府志》卷1:江陵“以地临江,故名”。西晋为荆州治。南朝梁承圣元年(552),萧

  • 天柱山摩崖石刻

    在今山东平度市北五十里,为大泽山天柱峰。上有北魏郑道昭、郑祖述父子的摩崖碑刻,书法具有从汉隶到楷书过渡的特点。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夜苴部

    宋大理置,属石城郡。在今云南富源县东南八十六里亦佐。明 《寰宇通志》 卷112: “蛮云夜苴,本酋名。” 元代改亦佐县。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富源县东南亦佐。元至元年间废入罗雄州。

  • 李家庄镇

    金置,属长清县。在今山东长清县地。

  • 群舒

    周代散布在今安徽省庐江、舒城县一带的偃姓诸小国,计有舒庸、舒蓼、舒鸠、舒龙(或作龙舒)、舒鲍、舒龚等国。后多为楚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