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铜官山

铜官山

①即君山。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二十里铜官山。清光绪 《宜兴荆溪县新志》 卷1: 君山,一名铜官山,“秦以来设官采铜,故名”。

②一名武康山。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十六里莫干山南。《寰宇记》 卷94武康县: “铜官山下有两坎,深数丈,方圆百丈,古采铜所。” 清雍正 《浙江通志》卷12: “昔吴王濞采铜于此。” 故名。

③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十四里千岛湖旁。宋 《淳熙严州图经》 卷2建德县: 铜官山 “在县 (治今梅城镇) 西八十里。《旧经》 载 《新安记》 云: 秦时于此置官采铜,因以为名”。

④一名利国山,又名铜山。在今安徽铜陵市南铜官山矿区。南朝齐、梁以来,置铜官场于此,故名。李白 《铜官山醉后绝句》: “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 要须回袖舞,拂尽五松山。” 即此。

⑤即铜井山。在今安徽全椒县西。《隋书·地理志》: 江都郡全椒县 “有铜官山”。《明一统志 ·滁州》: 铜井山 “在全椒县西七十里。一名铜官山。上有铜井,旧尝出铜”。

⑥又名云田山。在今湖南望城县北二十里铜官镇。《水经·湘水注》: “湘水又北径铜官山,西临湘水,山土紫色,内含云母,故亦谓之云母山也。” 《寰宇记》 卷114引甄烈 《湘川记》 云: “盖楚之铸钱处,故曰铜官山。”

⑦在今四川邛崃市东南。《元和志》 卷31邛州临邛县: 铜官山 “在县南二里。邓通所封,后卓王孙买为陶铸之所”。《明史·地理志》 邛州: “东南有铜官山,产铜。”《方舆纪要》 卷71邛州: 铜官山,“ 《旧志》 在州东南八里。《史记》 卓氏之先赵人,秦破赵,迁卓氏……致之临邛,即山铸钱,即此山也。汉文帝尝以此山赐邓通。今州南五里有卓王孙宅基,方十里。耕者往往得古钱”。

⑧在今四川金堂县东。《隋书·地理志》: 金泉县有铜官山。《元和志》 卷31金水县: 铜官山,“在县北四十九里”。《舆地纪胜》 卷164怀安军: 铜官山,“ 《图经》 云: 在金水县北十里。出铜。唐天宝六载改为金水山”。

⑨在今四川中江县西南。《元和志》 卷33铜山县: “有铜山,汉文帝赐邓通蜀铜山铸钱,此盖其余峰也,历代采铸。” 《寰宇记》 卷82铜山县: 铜官山 “在县西南六十八里。长二里。《蜀记》 云: 县西南有铜官山,阔八丈,高出众峰。邓通、卓王孙冶铸之所也。景龙二年,采铜利害使西台侍御史奏称: 梓州玄武县,简州金水县竞铜官坑。按两县《图经》,其铜官山合属,玄武县请徙铜官于山南二里”。《方舆纪要》 卷71中江县: 铜官山在 “县西南九十八里。产铜。《志》 云: 为卓王孙、邓通冶铸之所”。

⑩在今四川广汉市东。《寰宇记》 卷73汉州: 铜官山,“昔邓通铸钱于此”。《方舆纪要》 卷67汉州:铜官山在 “州东二十里。前代铸钱处也”。


(1)又称君山、荆南山。在江苏省宜兴市西南、荆溪之南。山巅有池,岩洞绝胜。其西麓曰横山,东麓曰静乐山,南麓曰芙蓉山,北麓则曰南岳。相传三国吴孙皓封国山禅于此,取汉武移衡山于灊霍之义,谓之南岳山。山产茶。(2)即“利国山”。


猜你喜欢

  • 盘豆

    又作槃豆。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枣乡河入黄河处东岸。《周书· 于谨传》: 西魏大统元年 (535),“大军东伐,谨为前锋。至盘豆,东魏将高叔礼守险不下,攻破之”。《隋书·杨玄感传》: “玄感西至阌乡,上槃

  • 深坑 (阬) 镇

    在今福建浦城县北九十里。其北为枫岭隘。1919年《江西福建明细图》: 福建浦城县北有深阬。

  • 郑河

    古名不家水。在今河南郑州市和中牟县境。《金史·地理志》 开封府中牟县: “有郑河。”《方舆纪要》 卷47郑州: 郑水 “源出梅山,京、索二水自荥阳而东合于郑水,又东北至中牟县,溉田千余顷,其余水下入于

  • 那晓汛

    即今广西邕宁县南南晓镇。清设外委驻防。

  • 乾明寺

    ①即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西麓西林寺。宋太宗赐名 “太平兴国乾明禅寺”。为庐山著名寺庙之一。②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北宋苏轼有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诗。

  • 长芦盐区

    在今天津市、河北省渤海沿岸,为北起山海关南至黄骅市盐场的总称。蒙古太宗二年(1230)始设河间税课所,置盐场。六年改立盐运司。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改立河间都转运司。盐场二十二。明初置北平河间盐运

  • 古高平堡

    北宋置,属怀德军通峡砦。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后废。

  • 黄姑山

    一名黄牯山。在今湖北阳新县西。《方舆纪要》 卷76兴国州 “银山” 条下: “ 《志》 云,州西二里有黄姑山,亦产银,旧有银场。”

  • 天宫溪

    在今福建漳州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天宫溪在“府西北七十里。源出龙岩县天宫山,流至此,为漫潭之上流。亦曰天宫大濑。中有石漈,高丈余。其水倾泻溪中, 自成音节,俗谓之更鼓水”。

  • 虾蟆塘

    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绥芬河下游东岸双城子南。清属宁古塔副都统。清曹廷杰 《西伯利东偏纪要》: “虾蟆塘在双城子东南八十三里强,即俄里三十七里。东南距海参崴俄里五十九里。其处为绥芬河入海门户,扼海参崴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