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关
①明置,属达州。在今四川达川市西北。《明史·地理志》 达州: “西有铁山关。” 《方舆纪要》卷69达州: 铁山关在 “州西三十里,以铁山而名。旧为戍守处”。
②在今四川巫溪县西南。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28大宁县: 铁山关 “在县南一百里。山形似龙,高百余丈。左通奉节,右达巫山,系三县交界险要隘口”。
①明置,属达州。在今四川达川市西北。《明史·地理志》 达州: “西有铁山关。” 《方舆纪要》卷69达州: 铁山关在 “州西三十里,以铁山而名。旧为戍守处”。
②在今四川巫溪县西南。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28大宁县: 铁山关 “在县南一百里。山形似龙,高百余丈。左通奉节,右达巫山,系三县交界险要隘口”。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六年(391),苻登攻后秦“京兆太守韦范于段氏堡,不克;进据曲牢”。胡三省注:“曲牢在杜县东北。”确址未详,疑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境。东晋太元十六年(391
西汉置,属珠崖郡。治所无考,当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境。《汉书·元帝纪》:初元三年(前46),“珠崖郡山南县反,博谋群臣。待诏贾捐之以为宜弃珠崖,救民饥馑。乃罢珠崖”。旧县名。苏南抗日根据地设。19
在今四川金堂县。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李冰 “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经什邡,与郫别江会新都大渡”。民国 《金堂县志》 卷9: “大渡、韩家渡,均在今治东三十里赵家渡。《旧志》 谓 《华阳
①西汉改合阳县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四十里。《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径郃阳城东……,(城南) 即郃水也,县取名焉。应劭曰,在郃之阳也。” 三国魏属冯翊郡。北魏属华山郡。北周属澄城郡。
即今江西永修县西北柘林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4: 建昌县西北有柘林。
在今陕西临潼县北二十里。《元和志》 卷2栎阳县: 煮盐泽 “在县南十五里。泽多咸卤,苻秦时于此煮盐,周回二十里”。
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北。《清一统志·镇西府》: 雅尔玛罕山 “在府城东南三百里。山脉自库舍图岭东行二百里,至此峰峦峻拔,高入云汉”。
西魏改西淮郡置,为南襄州治。治所在湖阳县(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废帝三年(554)为湖州治。北周改为升平郡。
①隋开皇四年 (584) 置,治所在益宁县(今云南昆明市西郊马街)。辖境约当今云南滇池周围的西北东三面。唐天宝后废。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马平县 (今广西柳州市)。寻改为南昆州。(1)隋
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南。《清一统志·泰安府》:戊己山,“《府志》:明弘治间筑土所成,以镇黄河决口,下临龙潭,即古决口也。山名戊己,取土制水之象。山上有亭, 为张秋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