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府
金兴定元年 (1217) 改河南府置,建号中京。治所在洛阳县 (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渑池县以东,巩义、登封二市以西,北起黄河,南至伊川县地。元改为河南府路。
金兴定元年(1217年)改河南府置,治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洛水中下游,谷水、伊水、汜水流域,颍水上游及济源、孟州、温县等市县地。元升为河南府路。
金兴定元年 (1217) 改河南府置,建号中京。治所在洛阳县 (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渑池县以东,巩义、登封二市以西,北起黄河,南至伊川县地。元改为河南府路。
金兴定元年(1217年)改河南府置,治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洛水中下游,谷水、伊水、汜水流域,颍水上游及济源、孟州、温县等市县地。元升为河南府路。
即郫江。今四川金堂县和简阳市之间的沱江河段。《资治通鉴》: 西晋永宁元年 (301) 十一月,罗尚因频为李特所败,“乃阻长围,缘郫水作营,连延七百里,与特相距”。古水名。又称郫江。即今四川省金堂县与简
隋义宁二年(618)置,属巴东郡。治所即今四川丰都县。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9丰都县:“丰民洲在平都山下,隋两取之以名县。”唐初属临州,贞观八年(625)属忠州。北宋政和元年(1111)废。南宋绍
在今山东临朐县西南。《元史·顺帝纪九》:至正二十二年(1362),扩廓围田丰于益都,“刘福通以兵援田丰,至火星埠,扩廓帖木儿遣关保邀击,大破之”,即此。
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永春县为直隶州,属福建省。治所在永春县(今福建永春县)。辖境相当今福建永春、德化、大田等县地。1913年废,改本州为永春县。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永春县为直隶州,割泉州
即今山东平度市西南二十八里白埠镇。清道光《平度县志》卷9有白埠。
秦改启封邑置,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县西南。西汉属河南郡。宋王复斋《钟鼎款识》有“汉启封镫”。《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 有开封闵侯陶舍。开封即启封,乃避汉景帝刘启名讳追改。景帝时改名开封县。古县名。本战国魏
亦作合乐镇。即今内蒙古武川县东北哈乐乡。民国 《绥远通志稿》 卷2: 武川县第六区有哈鲁尔镇。“哈鲁尔”,蒙古语意为瞭望台。
①即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隅金山。唐时又名金山。《清一统志·镇江府》 “金山” 条引周必大《杂志》: “此山大江环绕,每风四起,势欲飞动,故南朝谓之浮玉。”②即天目山。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北。《山海经·南山经》
①春秋虢邑,后属晋。在今河南灵宝市北二十二里稠桑村西一里。《左传》: 僖公二年 (前658),“虢公败戎于桑田”。即此。②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三十里桑田。明正统十三年 (1448) 置巡司于此。古邑名。
即孟津。在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县东北。《尚书·禹贡》 孔颍达疏引杜预云: “武王渡之,近世以来呼为武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