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峡
在今四川金堂县南十八里。《舆地纪胜》卷164怀安军: 鳖灵迹 “在金堂峡南岸,去军二十余里。石门有巨迹,长三四尺。旁刻 ‘鳖灵跡’ 三字”。《方舆纪要》 卷67金堂县: 金堂峡在 “县东二十里。两山拱峙,河流其中。相传望帝相鳖灵所凿,宋转运使韩复修之, 以通舟楫, 亦曰峡口。 《图经》: 旧金堂县治峡口,今县治为古城镇”。沱江切割龙泉山而成鳖灵峡 (长0.8公里)、明月峡 (长6公里)、九龙峡 (长1公里) 总称金堂峡。
在今四川金堂县南十八里。《舆地纪胜》卷164怀安军: 鳖灵迹 “在金堂峡南岸,去军二十余里。石门有巨迹,长三四尺。旁刻 ‘鳖灵跡’ 三字”。《方舆纪要》 卷67金堂县: 金堂峡在 “县东二十里。两山拱峙,河流其中。相传望帝相鳖灵所凿,宋转运使韩复修之, 以通舟楫, 亦曰峡口。 《图经》: 旧金堂县治峡口,今县治为古城镇”。沱江切割龙泉山而成鳖灵峡 (长0.8公里)、明月峡 (长6公里)、九龙峡 (长1公里) 总称金堂峡。
①隋开皇六年 (586) 置,属洺州。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元和志》 卷15: “以县西近洺河,改为洺水。” 大业初属武安郡。唐属洺州,会昌三年 (843) 废入曲周县。②金升洺水镇置,属洺州。治
①在今江西南城县东。《舆地纪胜》 卷35建昌军: 望州岭 “在南城县东二十余里。峨嵯高出岭巅,有巨石可登陟,望见临川,下瞰郡城如指掌”。②在今广东新兴县东五里。《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新兴县: 望
治所即今江苏沭阳县。《寰宇记》 卷22海州沭阳县: “大业十三年土人臧君相反于沭阳县,置沭州。唐武德四年复为沭阳县。”
即今江西新干县东北二十三里溧江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6: 临江府新淦县东北有溧江。
今江苏苏州市旧时之别称。因城西阊门内旧有金阊亭而得名。旧时今江苏省苏州市的别称。因城西阊门外旧有金阊亭得名。
亦作摆羊戎山。古名拔延山,明以后改名。即今青海化隆县北之拉鸡山。明万历《西宁卫志》:正德十四年(1519),“革咂部番镇南温古六失加侵掠洪化寺,兵备副使高显、守备杨佑率兵袭至摆羊戎山,破之”。即此。
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西。《方舆纪要》 卷92黄岩县: 松岩在 “县西十五里。沿岩而上,凡七里始登石梯,梯数百级,俗名古仙百步街。上平广,有古松、碧潭之胜”。
在今浙江象山县南。清顺治十七年(1660),张煌言抗清失败,结茆悬山岙,康熙三年(1664)被俘。
明洪武七年(1374)改沔州置,属汉中府。治所即今陕西勉县西武侯镇。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5年迁今勉县治。1964年改为勉县。古旧县名。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沔州为县,治
①在今青海西南部,为长江上源木鲁乌苏河和楚玛尔河在得列楚拉勃登汇合后,东南流至玉树县直门达一段的别称。清吴廷伟 《定藏纪程》: “木鲁乌苏东滩,汉名通天河。”②海都河之俗称。在今新疆和静县、焉耆回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