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勒亨噶珊
亦作郭勒痕、郭勒肯。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北岸哈拉恩附近。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有“郭勒痕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吉林通志》卷17: 混同江北岸,东至海滨旧设噶珊有 “郭勒肯”。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瑷珲条约》 被俄割占。
亦作郭勒痕、郭勒肯。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北岸哈拉恩附近。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有“郭勒痕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吉林通志》卷17: 混同江北岸,东至海滨旧设噶珊有 “郭勒肯”。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瑷珲条约》 被俄割占。
清置,属交河县。即今河北沧县西南六十里高川乡。有把总驻守。在陕西省西乡县东南部。面积163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下高川,人口910。地处父水河川道,故名。1996年上高川、下高川、柏林三乡合
古道路名。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交通线。隋开皇五年(585),率益、汉二州兵所开,是在秦汉五尺道基础上建成。以石门山为名。自今四川宜宾市南行,经高县、筠连、云南盐津、昭通、宣威,南抵曲靖。
西魏大统十七年 (551) 改首阳县置,为渭源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渭河北岸。《元和志》 卷39渭州渭源县: “因渭水为名。” 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陕西下: “渭源,以渭河源于此名也。” 隋
①即今广东东源县西北新丰江,为东江支流。《隋书· 地理志》: 龙川郡河源县 “有修江”。《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河源县: 修江 “在县北三百五十里。一名新丰江。石碛险峻,东南流五百五十里,入于槎江
亦名察布奇尔站、查普奇尔、察普起尔台。即今黑龙江省肇源县东二站镇。旧属肇州。《清史稿·地理志》 肇州厅:“自茂兴站起……又东至察布奇尔。”民国汤尔和译《黑龙江》第三章肇州县:有“二台(察普起尔台)”。
即五丈河。北宋开宝六年(973)改名。西起今河南开封市,东经今兰考县北,折东北经山东定陶县至巨野县西北入梁山泊,下接济水。《宋史·河渠志》:“广济河导菏水。自开封历陈留、曹、济、郓,其广五丈, 岁漕上
在今河北迁安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杨买驴城,“《城冢记》云:俱辽圣宗时肖太后所造。杨买驴,辽臣姓名,司营筑之事者”。
①唐天授二年 (691) 置,治所在大乡县(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辖境相当今湖南永顺、保靖、古丈、龙山等县地。五代晋天福五年 (940)移治今湖南古丈县东北会溪坪,称为下溪州。元初废。②北宋大观元
明置,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柳驿乡。《方舆纪要》卷68南部县“盘龙水驿”条内:“柳边马驿在县西百二十里。”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置,治所在平山县(今广西横县东北平山村)。西晋太康七年(286)改为宁浦郡。三国吴置,治平山县(今广西横县东北平山)。西晋太康七年(286年)改为宁浦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