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一作䢵。 西周国名。 在今湖北安陆市。《左传》: 桓公十一年 (前701),“郧人军于蒲骚”。《史记· 楚世家》 正义引 《括地志》 云:“安州安陆县城,本春秋时郧国城也。” 后为楚所灭。

②春秋卫邑。确址无考。《左传》: 哀公十一年(前484),“城鉏人攻大叔疾,卫庄公复之,死焉。殡于郧,葬于少禘”。杜注: “巢、郧、少禘皆卫地。”疑郧在今河南睢县附近。但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称: “旧说谓巢在今河南睢县,则当为宋邑,不得为卫邑。”

③春秋吴地。确址不详。《春秋》: 哀公十二年(前483),“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据杜注: 郧当在今江苏如皋县东, 《纂》 且谓即立发坝。 但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依王夫之 《稗疏》 谓 “在今山东莒县南” 较可信。


(1)古国名。东周时封置。即今湖北省安陆市。《左传》桓公十一年(前701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后灭于楚,为楚邑。(2)春秋卫邑。确址无考。《左传》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卫大叔疾“死焉,殡于郧”。(3)春秋吴地。《春秋》哀公十二年(前483年):“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据杜预注,在今江苏省如皋市东。但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则“在山东莒县南”。


猜你喜欢

  • 涂 (塗) 下铺

    旧作杜渎镇市。即今浙江临海市东南七十六里杜桥镇。清康熙 《临海县志》 卷2: 城东北有涂下铺。

  • 遮山

    在今河南镇平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51镇平县: 遮山 “峦岫迢峣,沟涧深阻,遮隔前后,故名。《志》 云: 汉世祖初起义师,兵败,为王莽兵所追,此山遮隔,竟不能及,因曰遮山”。

  • 任庄

    在今山西平遥县北。1939—1948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铁北县治此。

  • 芙蓉园

    又称芙蓉苑、南苑。在隋唐长安城东南隅,曲江池之东。即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十里曲江池东部。本名曲江园,隋文帝恶其名, 以其池中盛植芙蓉,改称芙蓉园。唐时仍为皇家御园,因在都城南部,故亦称南苑。《寰宇记》卷2

  • 桑江寨

    北宋置,在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南和平乡。北宋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西南双江河口。

  • 阳人

    又名阳人聚。战国楚邑。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战国策·韩策二》:“郑强为楚王使于韩,矫以新城、阳人,合世子以与公叔争国。”《史记·秦本纪》:庄襄王元年(前249),“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

  • 洪和城

    即侯和城。在今甘肃临潭县东南。《水经·河水注》: 洮水 “又东北流径洮阳曾城北……洮又东径洪和山南,城在四山中,洮水又东径迷和城北,羌名也”。王先谦注: “洪、侯音相转,侯和当即洪和。”

  • 弹琴峡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南三堡附近。顾炎武《昌平山水记》 卷上: 弹琴峡 “水流石罅,声如弹琴”。因名。相近有仙人枕,即道旁大石。

  • 仲堤圈寨

    即今山东曹县南三十五里仲堤圈。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曹县南有冲(仲)堤圈。

  • 十石垆渠

    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龙门县:“东南二十三里有十石垆渠,(贞观)二十三年县令长孙恕凿,溉田良沃,亩收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