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广东广州市西北石井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南海县北有石井墟。
在今江苏高邮市北。《三国志·魏书·蒋济传》:魏黄初中,曹丕以水军伐吴自广陵还,战舰搁浅于此。曹丕“谓分半烧船于山阳池中”,指此。
1933年9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黎川、南城、资溪三县交界地析置,驻王坪村 (今江西南城县东南)。1935年初废。旧县名。中央苏区闽赣省设。1933年由黎川、南城两县(今属江西省)析置。1934年10月中
古九河之一。在今河北东光、山东德州市以北。《尚书· 禹贡》 疏: “简,大也。河水深而大,……在东光之南,鬲县之北。” 清蒋廷锡 《尚书地理今释》: “河间府南皮县城外有简河、絜河,二河相去最近。”
一作合阳。战国魏地,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史记·魏世家》: 文侯 “筑合阳”。即此。汉时置郃阳县。即“合阳”。
①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南七里。《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南山”条下:龙腾山“高耸突出”。②在今四川南溪县东。《舆地纪胜》卷163叙州:龙腾山“去南溪县东五里。其北有石横空,长四丈许。父老相传云龙桥”。《方
①即今河北迁安县西二十里杨店子镇。民国《迁安县志》卷3市集有“杨家店”。②即今山东蓬莱市东南六十里杨店。明置巡司于此。③即今河南息县东北二十四里杨店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十一年(1861)
亦名布育里。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口北部特利延格特角北小河河口南岸。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口北部有“布育里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吉林通志》卷17:“混同江入海处
①在今辽宁沈阳市区大南街中段东侧慈恩寺巷内。始建于后金天聪二年 (1628),后历经扩建和重修。寺院坐西朝东,山门内建筑分三路: 中路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比丘坛、藏经楼; 南路为退居寮、厨房、司房、斋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水经·湘水注》:“湘水左合誓口,又北得石椁口,并湘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