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四川中部之岷江。《明史·地理志》彭山县: “东北滨大江,内江自双流县流入焉,即牧马川也,合流而南,亦曰武阳江。”
即今四川岷江支流大渡河。《宋史·瀛国公纪》:德祐元年(1275),“知叙州李演将兵援嘉定府,遂解归,战羊雅江,兵败被执”。即此。
在今贵州毕节市北。《清一统志·大定府》:水脑洞“在毕节县废赤水卫西四十三里。《府志》:明成化中,讨叙州都掌蛮,别将崔铭由普市水脑进,即此”。
即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母哈日沟 (或译为木呼尔沟)。《清一统志 ·鄂尔多斯》: 鱼河 “在左翼后旗东一百十里。蒙古名折葛苏台。源出托诺克拖罗海山,东北流入捕鱼池”。
在今湖南吉首市市西北七十五里,与永绥(今花垣县)境之上高岩相接。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左倚峭壁,右临深涧,最为险阻”。清乾隆征苗时,屯永绥粮运于此。
即灵道县。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东北。
清雍正五年 (1727) 置,属鹤庆府。治所在维城 (即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民国 《云南维西县地志全编》: “以县治地居西极,取四维之一之义,因命名为维西。” 乾隆二十一年 (1756) 改属丽
春秋、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四十里。《左传》: 襄公十九年 (前554),齐庄公即位,夙沙卫 “奔高唐以叛”。又昭公十年 (前532),齐陈桓子与鲍氏共灭栾氏、高氏,齐景公 “与桓子莒之旁邑,
在今贵州罗甸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23新添卫:陇黄山“在(丹平长官)司治南”。
在我国南海诸岛的南沙群岛内,位于中业群礁东南20海里。为中间宽两头尖的环礁,成东北—西南方向,长 39公里,中间宽约 13公里。1935年公布名称为罗湾礁。1947年改名道明群礁,以纪念明初梁道明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