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迤都

迤都

元名益图,为大漠南北交通要地。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达里干嘎南。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 燕王朱棣获北元太尉乃儿不花、丞相咬住等于此; 永乐八年 (1410) 朱棣北征又过此地,命臣僚致祭山川,更名其山为 “擒胡山”,泉曰 “灵济泉”,刻于山石上,并于其地立仓屯储军粮。清代称为察罕七老图 (蒙古语,意为 “有白石”),汉名白石山。


猜你喜欢

  • 长标岭

    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107富川县:长标岭“在县北六十五里。相传李靖讨萧铣收岭南地,常驻师植标于此”。

  • 施南长官司

    明永乐三年 (1405) 改宣慰司置,属大田军民千户所。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西椒园镇水田坝。四年 (1406) 改为施南宣抚司。明永乐三年(1405年)改施南宣慰司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次年为施南宣抚司

  • 阿兰聊国

    即奄蔡国。东汉时西域国名。在康居西北,即今咸海、里海北部草原。《后汉书·西域传》:奄蔡国“改名阿兰聊国,居地城,属康居。土气温和,多桢松、白草。民俗衣服与康居同”。

  • 如月江

    今越南北部河北省之求江。以流经如月村而名。《元史·安南传》:至元二十二年(1285),镇南王征安南,“官军至如月江,(陈)日烜遣怀文侯来战”。《元史·地理志》 有如月江路, 以江而名。吴士连《大越史记

  • 奥支水

    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或林西县境。《新唐书· 白霫传》: “避薛延陀,保奥支水、冷陉山。”《方舆纪要》 卷18大宁卫: 奥支水 “出冷陉山南。下流入于潢河。《志》 云: 东胡之别种曰霫,唐时居鲜卑故地,保

  • 新息县

    ①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即今河南息县。《汉书·地理志》 新息县注引孟康曰: “故息国,其后徙东,故加新云。” 魏晋为汝南郡治。南朝宋分置南北二县: 南新息县治所即原新息县,先后为汝南郡、西豫州、淮州治

  • 布隆吉尔河

    ①即今甘肃西部疏勒河。因流经布隆吉尔城,故名。《清一统志·安西州》:南籍端水“按《舆图》及《新志》:今有苏赖河,亦名布隆吉尔河。发源靖逆卫南山,曰昌马河,北流转而西,经旧柳沟卫北,会十道沟水为苏赖河,

  • 恩洽县

    南朝梁置,属清远郡。治所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隋开皇十年 (590) 废。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清远市西北,属清远郡。隋开皇十年(590年)废。

  • 兴中府

    辽重熙十年(1041)升霸州置,治所在兴中县(今辽宁朝阳市)。辖境相当今辽宁朝阳、北票等市县地。蒙古至元七年(1270)降为兴中州。辽重熙十年(1041年)升霸州置,治兴中县(今辽宁朝阳市)。辖境约相

  • 贵竹长官司

    明洪武五年 (1372) 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万历十四年 (1586) 改置新贵县。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贵州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贵阳市。属贵州宣慰司。万历十四年(15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