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州
①西魏恭帝三年(556)置,治所在临清郡石鼓县(今四川宣汉县西南东林乡)。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南部地。北周废。
②北周置,治所在光迁县(今湖北房县)。隋大业初改为房州。
③辽圣宗时置,治所在迁民县(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辽史·地理志》 迁州:“圣宗平大延琳,迁归州民置”,故名。金废。
(1)西魏置,治石鼓县(今四川宣汉县西南)。北周改为临清郡。(2)辽置,治迁民县(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辽圣宗平大延琳,迁归州民置,故名。辖境相当今山海关等附近一带。金省。
①西魏恭帝三年(556)置,治所在临清郡石鼓县(今四川宣汉县西南东林乡)。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南部地。北周废。
②北周置,治所在光迁县(今湖北房县)。隋大业初改为房州。
③辽圣宗时置,治所在迁民县(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辽史·地理志》 迁州:“圣宗平大延琳,迁归州民置”,故名。金废。
(1)西魏置,治石鼓县(今四川宣汉县西南)。北周改为临清郡。(2)辽置,治迁民县(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辽圣宗平大延琳,迁归州民置,故名。辖境相当今山海关等附近一带。金省。
隋开皇元年(581)改中部县置,为内部郡治。治所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南十里。开皇三年(583)属敷州。大业初属敷政郡。三年(607)移治今黄陵县南四里,属上郡。唐武德二年(619)复改中部县。古县名。隋开
元改路程州置,属来安路。治所即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潞城。明废。元以宋邕州右江道路程羁縻州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西北潞城。属来安路。明洪武七年(1374年)废入利州。
即揭阳岭。今广东揭东、揭西县北莲花山东支。《明史·地理志》 揭阳县: “西北有揭岭。” 《方舆纪要》 卷103揭阳县: 揭阳岭在 “县西北百五十里。……亦曰揭岭”。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安养县置,属襄阳郡。治所即今湖北襄樊市 (樊城)。贞元二十一年(805) 改置邓城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安养县置,治今湖北省襄樊市北。属襄阳郡。贞元二十一年(8
即今辽宁西丰县东北平冈镇。伪满康德五年《西丰县志》卷4:平冈镇在“(县)东北五十里”。在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南部。面积120平方千米。人口9.4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冈圩,人口 9500。建于清道光年间,因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海州附近。东汉末属带方郡。西晋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黄海道海州附近。西晋后废。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置,属河南府。治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元丰九域志》 卷1: 阜财监“铸铜钱”。金废。
即布尔德库苏巴尔罕门。今吉林四平市东南二十五里山门镇。
在今四川青神县东南。《明一统志》卷71眉州:伍渡山“在青神县东一十里”。《方舆纪要》卷71青神县:五渡山“水径山下,绕流屈曲,渡处凡五,因名”。
①故石门峡东塔之嘴。北宋元符元年(1098)建筑,赐名,属怀德军。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黄铎堡乡西。金废。②北宋政和七年(1117)置,属震武军。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境。③南宋置,属泸州。在今四川纳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