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置,在今陕西泾阳县东。北宋废。唐置,在今陕西省泾阳县东。属泾阳县。北宋废。
秦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 灭齐国置。治所在临淄县 (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博兴、高青、利津、寿光、广饶、昌乐、滨州、青州、临朐等市县地。西汉改为齐郡。(1)秦始皇二十六年(前
清光绪元年 (1875) 置,为台北府治。治所在艋舺 (今台湾台北市城中区)。二十一年 (1895)被日本侵占后改置台北县。古县名。清光绪元年(1875年)置,治艋舺(今台湾台北市城中区),为台北府治
即今江西南城县东北五十五里沙州镇驻地珀玕。《方舆纪要》 卷86建昌府南城县 “日潭镇” 条下: 白玕镇 “万历八年增设巡司,九年改置”。
即今安徽含山县南陶厂镇。光绪 《大清直省地舆全图》: 含山县南有陶家场。
一名唐龙镇。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南黄河西二十里。辽置宁边州治此。古镇名。又作唐龙镇。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南黄河西二十里。
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南赤坎镇。明、清置松柏巡司于此。
亦作阿尔古厅。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改大金川安抚司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金川县。辖境相当今四川金川县地。四十四年(1779)废入美诺厅。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大金川安抚司置,治今四川省
即今广西容县东北十里十里乡。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容县图:东北有十里墟。
古地区名。即今内蒙古河套以南、宁夏清水河流域、甘肃环县、陕西吴旗县以北地。秦逐匈奴,取河南地,徙民实之,故名。《史记· 平准书》: 西汉元狩三年 (前120),山东大水,“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