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辽上京城遗址

辽上京城遗址

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辽契丹阿保机神册三年(918)建,初名皇都,后改称上京,府名临潢。《辽史·地理志》 上京临潢府:“城高二丈, 不设敌楼, 幅员二十七里。……其北谓之皇城,高三丈,有楼橹。……南城谓之汉城,南当横街各有楼对峙,下列井肆。”由汉城、皇城、大内三部分组成,周围约9公里。皇城大内因受洪水侵袭,残墙高6米许。皇城、汉城墙多倾圯。今皇城及大内已妥为保护。附近有两座辽砖塔:北塔残高6米,南塔残高20米。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10世纪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后改称辽国,神册三年(918年)开始建筑京城,初名皇都,后改称上京。由汉城、皇城、大内三部分组成,周围约9千米。汉城在南,为汉、渤海、回鹘等族居住区,有官署、寺院、市肆及驿馆等建筑。皇城在北,为契丹族居住区,东、南一带有府第、官署、寺院等建筑,道路交错,建筑遗迹甚多。大内在皇城中央,即宫廷所在,原台基突出地表,宫殿建于岗阜之上,四周绕以宫墙,气象恢宏。城址曾多次遭洪水侵害,现存皇城南墙及汉城城墙(残墙高6米许)、皇城各门及瓮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同心县

    1938年改豫旺县置,属宁夏省。治所即今宁夏同心县。以同心城为名。1954年属甘肃省。1958年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东邻甘肃省。属吴忠市。面积 8433 平方千米。人口34.8万,

  • 即郐。一作桧。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北五十里。或说在新郑附近。《史记·楚世家》:“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四曰会人。”《集解》引《世本》:“会人者,郑是也。”《毛诗·桧谱》 正义:“案《世本》:会人即桧

  • 新开口堡

    明宣德十年 (1435) 筑,属万全右卫。在今河北万全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8万全右卫:新开口堡“其宁远、德胜、镇湖等墩台为最冲,口外榆林庄一带属部驻牧处也。《边防考》: 堡逼近外境,向来屡被侵犯

  • 武乡县

    ①西晋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榆社县北三十里社城镇。《晋书·石勒载记》: “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羯人也。” 北魏延和二年 (433) 改为乡县。唐武则天时改乡县复置武乡县,属潞州。治所在今山西武乡

  • 普济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 (1286) 改定昌路置,属德昌路。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西北普威彝族乡。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属德昌府。永乐二年 (1404) 改为普济长官司。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治今四

  • 高梁城

    ①春秋晋地,在今山西临汾市东北。《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前636),晋公子重耳 “使杀怀公于高梁”。《水经·汾水注》: 潏水 “乱流西北径高梁城北”。又引 《竹书纪年》: 晋出公十三年 (前462

  • 长沙平

    在今陕西白河县东。《宋史·王彦传》:南宋建炎四年(1130),襄阳盗桑仲陷均、房,直捣金州白土关,彦“即勒兵趋长沙平,阻水据山,设伏以待”。即此。

  • 长泽县

    西魏大统十二年(546)析山鹿县东部置,为长州大安郡治。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城川古城。隋属朔方郡。唐贞观七年(633)为长州治。后属宥州。宋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

  • 邑川城

    一名窦门城。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水经·河水注》:烛水“又东北径邑川城南。即汉封窦门之故邑,川受其名,亦曰窦门城,在函谷关南七里”。

  • 庞统墓

    在今四川罗江县西南白马关侧。古名鹿头关。俗名白马关。庞统 (179—214),字士元,号凤雏,襄阳人。三国时刘备谋士。建安十九年 (214)随刘备攻刘璋,围雒城 (今广汉) 时不幸中箭殁。《方舆胜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