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 (闢) 里沁
在今新疆伊宁县西北皮里其河东岸。清祁韵士 《西陲要略》 卷3: “阿里木图沟泉水,在辟里沁之西,分引灌溉商户地亩并绥定城旗屯。”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辟里沁水 “南流经辟里沁卡伦北,折而流经其西 (卡伦在惠宁城东北三十余里)”。
在今新疆伊宁县西北皮里其河东岸。清祁韵士 《西陲要略》 卷3: “阿里木图沟泉水,在辟里沁之西,分引灌溉商户地亩并绥定城旗屯。”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辟里沁水 “南流经辟里沁卡伦北,折而流经其西 (卡伦在惠宁城东北三十余里)”。
在今广西贺县东北。《明史·地理志》:贺县东北有白花洞土巡司。后废。
即仙居岭。亦作上洙岭、上株岭。在今江西萍乡市西境。清同治《萍乡县志》卷1:上朱岭“在县西仙居里,距城六十里。有石坚赤如朱,冶者取以锻铁”。
在今广东仁化县南。《方舆纪要》 卷102仁化县: 凉伞山 “在县南十五里。山形园耸。《志》云: 县南十里有书台岩,壁立千仞,岩窦隐见,无路可攀。又南五里即凉伞山也”。
唐显庆三年(658)以石国置,治所在瞰羯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天宝九年(750)后废。唐显庆三年(658年),“以瞰羯城为大宛都督府,授其王瞰土屯摄舍提于屈昭穆都督”(《新唐书·西域传》)。治今
即今福建平和县东花山溪。《方舆纪要》 卷99平和县: 高山溪在 “县东北。亦出大峰山,曰高山水,历大小坪,合群溪之水为溪口溪,流入南靖县,会为大溪。土人呼为高坑石神溪,或以为即石塍溪也”。《清一统志
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七十里双河镇。《舆地纪胜》卷166长宁军:介湖“在郡治西城下。植荷其中。建楼临湖曰郁蓝”。《方舆纪要》卷70长宁县:介湖“在县西城下。今废为田”。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 (1013) 置,属淯井监。在今四川长宁县东南相岭乡一带。《宋史·蛮夷传》: 大中祥符间讨晏州多刚县斗望,“两路兵会于泾滩置砦,遣康训部壕砦卒修泾滩路,以渡大军”。
亦作哈剌阿答、哈剌答山、哈剌塔。在今蒙古国西南扎布汗河流域。元时海都与甘麻剌等大战于此。
在今广西忻城县南。明时为广西八寨之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境内。明时八寨之一。参见“八寨”。
明成化二年(1466)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九十里蒙江东岸。《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五屯屯田千户所“其地旧名古赠,当大藤峡、风门、拂子‘贼’僮巢穴之冲,守御最切。《边略》:五屯旧为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