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特部
①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原附牧于杜尔伯特部,牧地在额尔齐斯河沿岸。土尔扈特部西徙后,辉特部即据有土尔扈特牧地 (塔尔巴哈台及其以北之地)。
②青海额鲁特之一。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东南岸。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 卷12: “青海辉特部一族,姓伊克明安。有卓理克图和硕齐者,生子弟巴,号青诺颜,始游牧青海,附和硕特族。雍正二年王大臣议,青海之辉特,请别设旗分佐领,勿隶和硕特族,允之。” 又有辉特南旗,在今青海共和县东。
①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原附牧于杜尔伯特部,牧地在额尔齐斯河沿岸。土尔扈特部西徙后,辉特部即据有土尔扈特牧地 (塔尔巴哈台及其以北之地)。
②青海额鲁特之一。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东南岸。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 卷12: “青海辉特部一族,姓伊克明安。有卓理克图和硕齐者,生子弟巴,号青诺颜,始游牧青海,附和硕特族。雍正二年王大臣议,青海之辉特,请别设旗分佐领,勿隶和硕特族,允之。” 又有辉特南旗,在今青海共和县东。
即郰。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四十余里。《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集解》引孔安国曰: “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
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8蒙自县: 柏木芦寨 “在县南据山,绝顶四面,悬崖峭壁,外建墩台,以据水道。又南渡江入交趾界。《滇纪》: 县南有雾露结箐,由此抵柏木芦寨”。
即今河北阳原县东北桑干河支流水沟口河。《清一统志·宣化府二》: 顺圣川 “延袤二百里,地多美刍,明时牧马于此”。即今河北省阳原县东北桑干河支流水沟口河。东西延袤二百余里,地多美刍,明代牧马于此。成化十
即白阿铁路。从吉林白城子(今白城市)至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阿尔山温泉。1937年建成。
本战国时蜀国之新都。西汉置县,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新都县东二里。一说在新都县西。西晋泰始二年 (266) 属新都郡。太康六年 (285) 复属广汉郡。《周书· 王谦传》: 大象二年 (580),谦以
在今四川新都县城西南隅桂湖内。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明代文学家。正德间状元,授翰林修撰。嘉靖时因“大礼议”触怒世宗朱厚熜,廷杖后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保山县),72岁时老死戍所。杨慎
即今山东莱西市北三十四里南岚乡。旧属莱阳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莱阳县西北有南岚集。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南。《方舆胜览》卷28寿昌军:瓜圻“在(武昌)县西南十里。何颍诗序有云:吴王种瓜于此地”。
隋置,属六合县。即今江苏六合县南瓜埠镇。《资治通鉴》:隋开皇九年(589),“晋王广帅大军屯六合镇桃叶山”。胡注:“张舜民曰:桃叶山,即今瓜步镇之地。”
1914年改定远县置,属四川嘉陵道。治所在今四川武胜县西南三十里中心镇。《地学杂志》1914年第7、8号载 《拟改各省重复县名呈文并批》称: “该县于元至元间复置武胜军,县东又有武胜山。” 故名武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