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越王城

越王城

①辽置,属祖州。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辽史·地理志一》 祖州: “越王城,太祖伯父于越王述鲁西伐党项、吐浑,俘其民放牧于此,因建城。”

②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十二里会稽山之阴。《左传》: 哀公元年 (前494),吴王夫差 “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即在此处。

③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平越村。宋 《咸淳临安志》卷18: “阿顶山峰上有越王城,夏少康之后封于越,其支庶或居于此,城址犹在,又名平越城,下有平越村。” 《方舆纪要》 卷90于潜县: “阿顶山在县 (今于潜镇) 东十五里。上有越王城。”

④故址在今江西奉新县西。《明一统志》 卷49南昌府古迹: 越王城“在奉新县西五十里。相传越王勾践伐楚屯兵于此”。

⑤一名螺城。在今越南河内市北东英县古螺村。《隋书·刘方传》: “仁寿中,会交州俚人李佛子作乱,据越王故城,遣其兄子大权据龙编城,其别师李普鼎据乌延城。” 《寰宇通志》 卷118越王城,“又名螺城,以其屈曲如螺。古安阳王所筑,安阳王旧都越地,故又称越王城。城中安阳王宫故址尚存”。


(1)契丹阿保机伯父于越王释鲁西伐党项、吐谷浑,俘其民建,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西南查干哈达苏木白音戈洛河上游北岸。金废。(2)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厢湖镇瓦窑村城山之巅。当地称越王台。沿村后小道拾级而上,北望钱塘江,北面山下为白马湖,四周景观宜人,地势险要。整个城垣平面略呈梯形,内凹似盆地,南北长250~280米,东西宽60~120米。城墙利用山脊的自然走向用泥土夯筑而成,底宽6~8米,上宽1~2米,残高3~5米,北城墙中段凹处用块石垒筑。外壁陡峭,内壁平缓,城墙四隅有高大的台地,可能为当时的重要军事设施,相传越王勾践在此屯兵御吴国来犯,立城而守。(3)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会稽山上。传春秋时吴军围越王勾践于此。


猜你喜欢

  • 米里迷石罕城

    辽建,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春化镇(西土门子)附近。《金史·世纪》:“石土门军既与谩都诃会,迎击钝恩,大败之,降米里迷石罕城。”即此。在今吉林省珲春市东北。金为上京路地。

  • 昆夷

    ①即犬戎。殷、周时期,游牧于泾、渭流域,今陕西彬县、岐山一带。《孟子·滕文公下》:“文王事昆夷。” 即是。②即绲夷。在今甘肃陇山以西。《孟子·梁惠王下》: “文王事昆夷。”

  • 连谷戍

    隋炀帝置,在今陕西神木县北七十里黄羊城。大业十三年(617)废。隋置,在今陕西省神木县西北。大业十三年(617年)废。

  • 听山

    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水经·沔水注》:壻水“北发听山,山下有穴水”。《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听山“在南郑县西北二十八里。西抵壻水小溪。《图经》云:仙人唐公房尽室飞升,其壻归,惟闻空中歌乐之声”。

  • 员水

    ①即今广东潮州市韩江。《水经·泿水注》:员水“东历揭阳县,而注于海”。②即斤南水。今广西西南部之左江。《汉书·地理志》 临尘:“又有斤员水;”领方:“斤员水入郁。”标点本均改作“斤南水”。东汉时又称南

  • 驴迟洞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上榔保。明属永顺宣慰司。清废。元置,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驴迟洞。属永顺安抚司。明属永顺宣慰司。清雍正四年(1726年)改土归流入永顺厅。

  • 赖钟镇

    北宋置,属威远县。在今四川威远县南二十里。清乾隆 《威远县志》 卷2: “宋隐士赖钟镇在游家坝。” 嘉庆 《威远县志》 卷3: 鲲化桥在 “县南二十里,旧名游家桥”。

  • 裴家潭

    在今河南浚县西,与长丰泊相近。《宋史·河渠志一》: 天禧四年 (1020),李垂言疏河利害: “臣请自卫州东界曹公所开运渠东五里,河北岸凸处,就岸实土坚引之,正北稍东十三里,破伯禹古堤,注裴家潭,径牧

  • 千童县

    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西南千童镇。东汉改名饶安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盐山县西南千童镇。属勃海郡。相传秦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建此城以集居,故名。元朔四年(前125

  • 龙会山

    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临川县:龙会山在“府西四十里。双峰耸立,其并峙而错萼者曰万岁岭,宋隆祐太后经此,指问此山,舆人权以万岁对,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