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粮台 (臺)
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南。《寰宇记》卷10宛丘县: 贮粮台 “在县南二十里。古老传云: (魏) 伐陈,于此筑台以贮粮,北临蔡水,下通江淮之利”。《清一统志· 陈州府二》: 贮粮台“俗呼平粮塚。其高二丈,大顷余,有四门,林木郁然”。
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南。《寰宇记》卷10宛丘县: 贮粮台 “在县南二十里。古老传云: (魏) 伐陈,于此筑台以贮粮,北临蔡水,下通江淮之利”。《清一统志· 陈州府二》: 贮粮台“俗呼平粮塚。其高二丈,大顷余,有四门,林木郁然”。
明置,属许州。在今河南长葛县西南二十三里。《方舆纪要》卷47许州:石固镇“商贾辏集处”。在河南省长葛市西南部。面积38.8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固,人口 7660。因村跨石梁河,东有固坟台
北宋置,属魏县。在今河北魏县西南。《资治通鉴》:唐文德元年(888),魏博乱,东从训保内黄,求救于朱全忠。全忠“自白马济河,下黎阳、临河、李固三镇,进至内黄”。胡三省注:“薛史晋纪:邺西有栅曰李固,清
在今山东青州市西南一百里。《方舆纪要》卷35临朐县“大岘山”条下:“县西南七十里又有仰天山。山有黑龙渊及白云、罗汉二洞,极幽胜。”
①元时对卢沟河的俗称。即今河北永定河。《明史·河渠志五》:“《元史》名卢沟曰小黄河,以其流浊也。”②指旧黄河。在今安徽西北部。《明史·地理志》颍州:“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决于河南,由陈州合颍,径太和县,
南宋庆元四年(1198)置,在今福建永安县北。元废。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置,在今福建省永安市北。元废。
在今浙江江山市南。《方舆纪要》卷93常山县:广济驿“在县城东”。《清一统志·衢州府》:广济驿“在江山县南……顺治十二年始移常山之广济驿于此”。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纳州。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天宝元年 (742) 属都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纳州。后废。
①北魏置,属略阳郡。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九十里陇城乡。西魏改名略阳县。隋开皇二年(582)又改为河阳县,属秦州。六年(586)复为陇城县。唐末废。②五代唐长兴三年(932)置,属秦州。治所在今甘肃天
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清一统志·南安府》:赤石岭巡司“在大庾县东北百余里。明洪武二十二年置。旧治峰山里。弘治元年移小溪城,正德中复移于峰山新城。后又移而南,治峰山里水西村。今因之”。古山名。在今江西省
又作玷苍山。在今云南大理市西部。唐代以来称点苍山。唐樊绰 《蛮书》 卷2: “玷苍山,南自石桥,北抵登川,长一百五十余里,名为玷苍。直南北,亦不甚正。东向洱河,城郭邑居,棋布山底。西面陡绝,下临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