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负黍

负黍

春秋周邑。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南。《左传》:定公六年(前504),“周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郑人将以作乱于周,郑于是乎伐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杜注:“阳城县西南有负黍亭。”后属郑,战国属韩。《史记·郑世家》:繻公十六年(前397),“郑伐韩,败韩兵于负黍”。又,《韩世家》:桓惠王十七年(前256),“秦拔我阳城、负黍”。即此。


又称黄城。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大金店镇。春秋时属周。后属郑。《左传》定公六年(前504年):“郑攻负黍。”即此。战国时,韩、郑、楚在此相争,公元前256年由韩入秦。


猜你喜欢

  • 昌溪村

    即今安徽歙县南昌源河西岸昌溪乡。清乾隆 《歙县志》 卷1 《都鄙》 有昌溪村。

  • 象川州

    亦作粟川州。唐开元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北宋以后废。

  • 阮里河

    即今嫩江支流雅鲁河。明置阮里河卫以此名。

  • 杨和堡

    明置,属宁夏卫。即今宁夏永宁县杨和镇。清属宁夏县。1938年置永宁县治此。

  • 叶支城

    唐安西都护府属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西、楚河南岸。《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四夷路程》:“贺猎城又三十里至叶支城。”

  • 张堰镇

    本名张泾堰。俗称张堰。又名赤松里、留溪、张溪。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张堰镇。宋在此置堰,以捍柘湖入海之水。元设浦东场。明初置金山巡司及税课局于此。清设把总驻守。在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部。面积35.1平方千米

  • 百连山

    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百连山在“(麻响长官)司北二里”。

  • 连枝山

    一名磨盘山。在今山西临县东。《清一统志·汾州府》:连枝山“周九十余里,与永宁州接界。枝脉蔓延,连接群山,故名”。

  • 改则

    即今西藏改则县。原为改则部落。1960年置改则县。

  • 索克楚

    即今西藏索县境之索曲。源于聂荣县北唐古拉山南麓,流经索县,在比如县东注入怒江。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22: “西番 (藏) 语: 索克,草地也。水滨多草,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