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厅
清宣统二年(1910)改东布特哈置,为直隶厅,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黑龙江省讷河市。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2:“以讷默尔河得名。”1913年降为讷河县。
清宣统二年(1910年)置,治今黑龙江省讷河市。直隶黑龙江省。1913年降为县。
清宣统二年(1910)改东布特哈置,为直隶厅,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黑龙江省讷河市。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2:“以讷默尔河得名。”1913年降为讷河县。
清宣统二年(1910年)置,治今黑龙江省讷河市。直隶黑龙江省。1913年降为县。
古名大斗拔谷。在今甘肃民乐县东南七十里。《明经世文编》 卷405郑洛 《议修通海紧关隘口以弭虏患疏》: “扁都口者,青海之要冲,虏行之孔道,甘镇之咽喉。”
在今甘肃徽县东南之十里嘉陵江畔。《宋史·高宗纪》:南宋绍兴三年(1133),“金帅撤离曷入兴元府,经略使刘子羽焚其城走三泉县,吴璘退屯仙人关”。四年(1134),“吴玠率杨政、吴璘、田晟、王喜诸将与兀
在今广东紫金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蚬彀营”条:马公寨“在府东北。《志》云:岭南贼巢曰洋乌潭、马公等寨,皆丛山深箐,延袤八百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过。贼首伍端、黄世乔等啸聚其中,蚕食
①在今江苏靖江市南十里,长江北岸炮台圩。长江自泰兴市东南而来,过此折向东北,形势险要,江面亦最窄。旧设有炮台防守,与江南岸江阴黄田港炮台遥相对应,相距仅六里余,为江路咽喉。②即今江苏南通市西长江滨之天
在今四川冕宁县西北窝堡乡。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 置窝卜土百户。
在今浙江杭州市南钱塘江边闸口的白塔岭上。建于五代吴越末期。用白石雕砌而成,八面九层,仿木构楼阁式建筑。顶部为铁塔刹。每层由塔身、塔檐和平座三部分组成。塔基须弥座的束腰上刻佛经,塔身壶门两侧浮雕佛、菩萨
清置,属三水县。即今陕西旬邑县北太峪镇。
一作峡石县。唐贞观十四年 (640) 改崤县置,属陕州。治所在硖石坞 (今河南陕县东南五十二里硖石乡)。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入陕县。唐贞观十四年(640年)改崤县置,治今河南省陕县东南石门,
北魏侨置,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后废。
①秦置,属恒山郡。治所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元和志》卷17真定县:“本名东垣……以河东有垣县,故此加东字。”《史记·高祖本纪》:“八年,高祖东出韩王信,余反寇于东垣。”即此。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