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卷县
西汉置,为日南郡治。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广治西北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汉书·地理志》 日南郡西捲县:“水入海,有竹,可为杖。”三国吴赤乌十一年(248)地入林邑国,名为区粟城。西晋复置,属日南郡。南朝宋为日南郡治。齐以后废。隋大业元年(605)复置,属荡州。三年属比景郡。后废。
古县名。卷,又作捲或倦。西汉置,治今越南广治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为日南郡治。三国吴改属日南郡。东晋后地入林邑。隋大业元年(605年)复置,不久又入林邑。
西汉置,为日南郡治。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广治西北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汉书·地理志》 日南郡西捲县:“水入海,有竹,可为杖。”三国吴赤乌十一年(248)地入林邑国,名为区粟城。西晋复置,属日南郡。南朝宋为日南郡治。齐以后废。隋大业元年(605)复置,属荡州。三年属比景郡。后废。
古县名。卷,又作捲或倦。西汉置,治今越南广治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为日南郡治。三国吴改属日南郡。东晋后地入林邑。隋大业元年(605年)复置,不久又入林邑。
在今陕西佛坪县西。为子午河上游。《清一统志·汉中府一》: 子午河 “在洋县东一百四十里。上流曰椒溪河,源出秦岭,东南流会蒲河、文水河,名三河口。折而南至白河铺,名子午河。又西南经西乡县东北界,又南入汉
在今新疆精河县东。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3: 鄂垒扎拉图,“准语,鄂垒,高耸之象;扎拉,冠上缨也。相传准夷击服回人,于此加服冠缨,故名”。乾隆 《西域图志》 卷11: 鄂垒扎拉图,“乾隆二十一年冬
在今湖北竹山县西。《明史·地理志》 竹山县:“又有上庸山,上庸水所出,南合孔阳水,下流入汉。”清乾隆《竹山县志》卷4:上庸水在“县西四十里。源出上庸山,因以此名县。其水南流与孔阳水合,入汉江”。
即白锦堡。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宋史·地理志》作白绵堡。锦与绵字相似而误。
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北岷江注入金沙江处。《方舆纪要》卷70宜宾县:汶川驿“在府治东北,水驿也”。
元置,为水站。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三十里。明废。水站。元置,在今重庆江津市西南。明废。
今四川乐山市城内之老霄顶。《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 高标山 “一名高望山。古备城库之基,即今万景山。府之主山,巍然高峙,万象在前,烟朝月夕,其景无尽”。北宋宣和中建万景楼于上。
元改羁縻添州置,属来安路。治所即今广西百色市。明初废。
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羁縻盖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
元置,即今广东惠东县东南吉隆镇北平政村,近海丰县界。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平政驿,清雍正八年(1730)于此置平政巡司。元置,即今广东省惠东县东南平政。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平政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