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市
在今四川涪陵市西六十里长江南岸蔺市镇。《宋史·理宗纪》: 南宋开庆元年 (1259),蒙哥攻合州,命纽璘锁长江,以绝吴、蜀之路,“造浮梁于涪州之蔺市”。
在今重庆市涪陵区西蔺市镇。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蒙哥汗攻合州,其将耨埒于此造浮桥以杜援兵。吕文德力战破之。
在今四川涪陵市西六十里长江南岸蔺市镇。《宋史·理宗纪》: 南宋开庆元年 (1259),蒙哥攻合州,命纽璘锁长江,以绝吴、蜀之路,“造浮梁于涪州之蔺市”。
在今重庆市涪陵区西蔺市镇。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蒙哥汗攻合州,其将耨埒于此造浮桥以杜援兵。吕文德力战破之。
亦名石城山、紫云山、慈云山。在今四川金堂县南。《寰宇记》卷76金水县:云顶山“旧名石城山,其状如城,在县西一十五里。顶上平一十亩。有神泉方丈,澄清如照,云霞兴映,唐天宝六载改为云顶山”。山上有云顶山寺
即今河北定州市南高蓬镇。清道光 《定州志》 卷7市集: 高蓬镇在 “城南四十里”。在河北省定州市南部偏西。面积56.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北高蓬,人口4180。1953年设北高蓬乡,195
即今江苏沭阳县东南四十六里马厂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沭阳县东南有“马厂”。(1)在河北省青县北部。面积141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姚庄,人口1880。明永乐二年(1404年)姚姓
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北。《旧唐书·地理志》 遂州青石县: “隋改始兴县为青石,以县界有青石祠也。”
北魏置,属汉阳郡。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水经·漾水注》:“西汉水又西南合阳廉川水,水出西谷,众川泻流合成一川,东南流径西县故城北。……隗嚣将妻子奔西城从杨广,……但广廉字相似,后人因以人名之,故习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天成卫、镇虏卫置,属大同府。治所即今山西天镇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改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在山西省东北部、长城南侧,与河北、内蒙
1941年由三合、三都二县合并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取二县各一字为名。1957年改设三都水族自治县。旧县名。1942年合三合、都江二县置,治今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镇。1956年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析潘水县置,属潘州。治所在今广东茂名市东北。一说在今高州市东南。《新唐书·地理志》:“毛山县, 以毛山为名。”开元二年(714)改为潘水县。古县名。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置
明置,在今广西贺县东南贺江西岸。《方舆纪要》卷107贺县:石牛营在“县西南百里。万历八年筑土城于此,置兵戍守”。
北宋置,属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西南三十里,姥下河上游东岸娘娘庙乡。古镇名。即今安徽省和县西南姥桥镇。北宋属历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