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蓝溪

蓝溪

①姚江支流。即今浙江余姚市东南干溪。源于四明山北麓,北经陆埠镇入姚江。《方舆纪要》 卷92慈溪县: 蓝溪,“ 《志》 云: 余姚县大兰山以东三十六岙之水及杨溪水,皆流汇于蓝溪,东北注于前江”。

②即今福建安溪县西之蓝溪及所注入之晋江西溪。《明一统志》 卷75泉州府: 蓝溪 “在安溪县南。源发万山中,环绕一邑,水深而碧,故名”。《清一统志·泉州府》: 蓝溪 “即安溪。自安溪县西北,南流经县城西,折而东绕城南,又东流至南安县西北之双溪口,北与桃溪水会为晋江”。

③即今福建建宁县西北杨林溪。《清一统志·邵武府》: 蓝溪 “在建宁县西北。源出百丈岭,南至绥城口入大溪”。

④即今四川营山、蓬安二县境之清溪河,为嘉陵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68营山县: 蓝溪 “在县西十里。下流合于嘉陵江”。


猜你喜欢

  • 双石崖

    在今湖南洪江市境内。《明一统志》卷65辰州府:双石崖“在黔阳县(治今黔城镇)南九十里。有二石对立,又名屏风崖。三面如一,传言石根随水高下,土人神之,舟楫莫敢忤犯。本朝景泰间,苗寇弗靖,人皆避其上,因筑

  • 裴城

    在今四川眉山县东。《方舆纪要》 卷71眉州: 裴城,“ 《志》 云: 在州治东。相传昔有裴姓者,夜筑此城,天明而毕”。

  • 昭君村

    在今湖北兴山县城南郊宝坪村。《寰宇记》卷148兴山县: 王昭君宅 “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村连巫峡,是此地”。《舆地纪胜》 卷74归州: 昭君村 “在州东北四十里”。《清 一统志 · 宜昌府》

  • 中宿峡

    即峡山。在今广东清远市东北。《寰宇记》卷157广州清远县: 中宿峡“在县东(北)三十五里。谭子和修海峤志云,二月、五月、八月有潮,上二禺峡逐波返五羊, 一宿而至,故曰中宿峡”。

  • 将军山

    ①在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西南。其地发现“龙山文化” 遗址。②即今福建福州市城内东北隅冶山。《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冶山,“宋时曰泉山,亦曰将军山”。《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 越王山 “其东南麓,唐

  • 通海都督府

    唐南诏置,治所在通海城 (即今云南通海县)。辖境约当今云南通海县以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大部及越南部分地区。宋大理废。南诏置,治通海城(今云南通海县附近)。宋大理时改置秀山郡。蒙

  • 渝关

    即榆关。又称临闾关、临渝关、临榆关。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隋开皇三年 (583) 筑。唐为东北军事重镇。辽、金、元渐废。明洪武初徐达修复,改名山海关。宋辽人已讹渝关为榆关,故山海海关又有榆关之称。

  • 桑园河

    在今云南永胜县西南一百五十里。《清一统志·永北厅》 引 《云南通志》: 桑园河 “自蒙番来,名五浪河,会走马河、西卜河、西番河、站河、大松河、清水河,入金沙江”。

  • 户撒长官司

    明正统间置,清雍正二年(1724)废。乾隆三十六年(1771)复置,属腾越厅。治所在今云南陇川县西北二十七里户撒。傣语“户”为上或头,“撒”为构皮树,意即构皮树林上方的寨子。民国废。

  • 青萝山

    ①在今浙江浦江县东二十四里。康熙《金华府志》 卷4: “元至正三年,宋濂筑青萝山房,自金华徙家于此,所著有 《青萝山杂言》。” 即此。②一名大青山。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二十里。《舆地纪胜》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