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蒙阴县

蒙阴县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十五里大城子。县在蒙山之北,因名。东汉省。三国魏复置,属东莞郡。移治今蒙阴县东南十里公家城。西晋属琅邪郡。南朝宋废。东魏复置,北齐废。元皇庆二年 (1313) 复置,属莒州。治所在新寨镇(今山东蒙阴县)。明属青州府。清属沂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改属琅玡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在山东省中部。属临沂市。面积1602平方千米。人口53万。辖9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蒙阴镇。西汉于蒙邑(今崔家城子)置蒙阴县,治今县西南,属泰山郡。《汉书·地理志》:“《禹贡》蒙山在西南”,县在蒙山之北,故名蒙阴。又置卢县,治今故县,属城阳国。东汉二县俱废。三国魏复置蒙阴县,属东莞郡。晋末废。北魏于故蒙阴县东置新泰县,属南青州东安郡。东魏改为蒙阴县。北齐省。皇庆二年(1313年)复置蒙阴县,治即今县城,属莒州。明属青州府。清属沂州府。1914年属济宁道,1925年改属琅邪道,1928年直属省。1940年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941年属鲁中行政区沂蒙专区。1950年属沂水专区。1953年属临沂专区。1967年属临沂地区。1994年属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有蒙山、新甫山。境内山岭连绵,沟壑纵横,是纯山区。蒙山横亘县境南部,天蒙顶最高,海拔1108.3米。县境北部,自然奇观——崮,星罗棋布,素有“蒙阴、沂水七十二崮”之称。梓河、东汶河、蒙河三大水系分别流经北部、中部和东南部。有山东省第二大水库云蒙湖(岸堤水库)。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主产小麦、玉米、花生、甘薯、黄烟等,其中黄烟为山东省优质产品。野生药材资源丰富,有150科552种。著名土特产有“绺子烟”、孟良崮酱菜、板栗、金银花、山蝎、酸枣仁等。蒙山全蝎闻名全国,是全国酸枣生产基地县。矿产有金刚石、金、煤、石灰石、耐火黏土、石英、钾长石、蛭石、花岗石、麦饭石等。有纺织、酿造、水泥、机械、化工、食品、印刷、抽纱等工业。境内有石兖、沂蒙等六条干线公路。名胜古迹有蒙山森林公园、孟良崮、云蒙湖和杏山、长山溶洞,以及南北岱崮等。有蒙阴山仙人洞、中山寺、汶溪公园等名胜,还有东汉天文学家刘洪故里。


猜你喜欢

  • 奈布东

    即乃东宗。今西藏乃东县。《清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 奈布东城 “在喇萨东南二百二十里”。后称乃东宗。

  • 春秋时夷国祁姓,为白狄之别种,属鲜虞,后为晋所灭。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西。《左传》: 昭公十五年 (前527),“晋荀吴师伐鲜虞,围鼓”。二十二年 (前520),“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

  • 葛墟岭

    在今江苏铜山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29徐州沛县: 葛墟岭在 “县东南九十里。《志》 云,岭傍南北通衢,南去徐州洪九十里。明万历中,议开泇河,自县东南四十里马家桥,开微山、赤山、吕孟诸湖起,至葛墟岭下

  • 定边河

    即今红河在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境一段。《方舆纪要》 卷116定边县: 定边河 “在县南。其上流一自大理府赵州流入,即礼社江也; 一自蒙化府罗邱场流入,即阳江也。合流经县之利木村,五六月间涨水汹涌,人不敢

  • 啰兀城

    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古城山上。宋沈括《梦溪笔谈》 卷13: 北宋淳化中,李继隆迁抚宁县于滴水崖,“皆石崖,峭拔十余丈,下临无定河。今谓之啰兀城”。在今陕西省米脂县西北四十里。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

  • 胜水

    亦名孝水、下堡河。在今山西孝义市南。源于狐岐山,东南流入汾水。《水经·文水注》: 胜水“西出狐岐之山,东径六壁城南,……又东合阳泉水,……又东径中阳故城南,又东合文水。文水又东南,入于汾水也”。

  • 羚羊峡

    一作零羊峡。又名高要峡、高峡山。在今广东肇庆市东北。《元和志》 卷34端州高要县: 羚羊峡 “在县东。水行三十里。吴步骘为交州刺史,兴军取南海,衡毅、钱博等领兵逆之,战于峡口,毅、博等军败,投水死者千

  • 渴盘陀

    即渴槃陁。南北朝时西域国之一。国都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东北。西域古国名。又作诃盘陀、渴槃陁(《魏书·西域传》)、羯盘陀(《新唐书·地理志》)、朅盘陀(《大唐西域记》),及“喝盘陀,或曰汉陀

  • 特讷格尔

    即今新疆阜康市。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 特讷格尔,“准语 (蒙古语),谓平地也。地形平坦,故名”。

  • 山西等处行中书省

    明洪武二年(1369)改河东山西道宣慰司置,治所在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九年(1376)改置山西布政使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以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改置,治太原路(治今山西太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