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县
唐开元十三年 (725) 改鄚县置,属莫州。治所在今河北任丘市北三十里鄚州镇。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入任丘县。元祐二年 (1087) 复置,寻又废为镇。金贞祐二年 (1214) 改置为莫亭县。
古县名。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改鄚县置,治今河北省任丘市北鄚州镇。为莫州治。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为莫镇,入任丘县。元祐二年(1087年)复升置莫县。寻又降为镇。
唐开元十三年 (725) 改鄚县置,属莫州。治所在今河北任丘市北三十里鄚州镇。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入任丘县。元祐二年 (1087) 复置,寻又废为镇。金贞祐二年 (1214) 改置为莫亭县。
古县名。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改鄚县置,治今河北省任丘市北鄚州镇。为莫州治。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为莫镇,入任丘县。元祐二年(1087年)复升置莫县。寻又降为镇。
在今福建明溪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8归化县:“长平墟隘在县东北四十里。路出邵武府之泰宁县及将乐县。”
在今安徽枞阳县西北四十八里浮山东麓。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 号曼公。桐城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授检讨。明亡,愤而出家,改名大智,字无可,号弘智。明末著名科学家、思想家。死于江
①三国吴赤乌中分陵阳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青阳县南五里青通河东岸。西晋属宣城郡。南朝梁属南陵郡。隋开皇九年 (589)废。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房子县置,属赵郡。治所即今河北临城县。《元和
即今吉林集安市西北苇沙河村。西北距通化六十里。民国《辑安县乡土志》地图:西北有苇沙河。在吉林省临江市西南部,濒鸭绿江邻朝鲜。面积268平方千米。人口 6690。镇人民政府驻苇沙河,人口 2160。苇沙
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南太白渠上。《资治通鉴》: 唐至德二载 (757),郭子仪 “使将兵赴凤翔。庚寅,李归仁以铁骑五千邀之于三原北,子仪使其将仆固怀恩……伏兵击之于白渠留运桥,杀伤略尽,归仁游水而逸”。在
即古澹岩。在今湖南永州市南二十五里潇水畔。
即石汗那。都艳城 (今阿富汗东北境斯科扎尔一带; 一说即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西南迭脑)。即“石汗那”。
即今安徽六安市东南之洪山。《方舆纪要》卷26六安州: 洪家山 “在州东南七十里。有寨。四周石崖险峻。宋绍兴中,有洪氏率里民保聚于此”。古山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东南。南宋绍兴中,有洪氏率乡民筑寨保聚此山
亦名云山、营山。在今四川蓬安县东南河舒镇北燕山察。《元史·宪宗纪》:“乙酉,帝次运山。”即此。
即今山西运城市西北北相镇。《清一统志·解州》 “霍赵堡”条下:“又北相堡,在(安邑)县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