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南道肃川一带。西晋后废。古县名。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年)置,治今朝鲜平安南道西北部滨海一带。属乐浪郡。西晋末废。
蒙古至元四年 (1267) 置洟门千户,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易门县,属昆阳州。治所在市坪村 (今云南易门县南十里南庄)。《元史·地理志》:“县西有泉曰洟源,讹作易门。” 元代后期迁治今县北三
①北魏熙平元年(516)灵太后胡氏建,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洛阳伽蓝记》卷1永宁寺:“中有九层浮图一所, 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永熙三
唐、五代方镇名。唐天祐元年(904)以魏博节度使号为天雄军,治所在魏州(五代唐改名兴唐府,后晋改名广晋府,后汉改名大名府,在今河北大名县东)。五代为梁所并。唐末、五代方镇名。(1)唐大中三年(849年
即良陈支线。从天津市静海县东北良王庄向东至天津市东南陈唐庄。
即今山东新泰市西北六十里羊流镇。为南北孔道。《清一统志·泰安府一》:羊流店“以(晋)羊祜故里为名。后裔犹有存者。俗讹为杨柳店”。
①亦作中庐县。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一说在南漳县东北。三国魏属襄阳郡。南朝梁废。②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义清县置,属襄州。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北旧县铺。宣和元年(1119)属襄
即典巴土司。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境。后并入安冲土司。
明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东北七十里。《明史·地理志》 茂州: “东有积水关巡检司。”
明初置百户所,嘉靖中改千户所,属莱州卫。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北八十里。